top of page

觀後 | 舞蹈 | 台灣 | 越過那山就會好 | 雲門舞集《毛月亮》


迎接萬物復甦的驚蟄,沒有迎來一記春雷,卻在《毛月亮》演出當天,迎來了台北整日的綿綿陰雨。《毛月亮》,開啟了與萬物眾生的對話。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xyz/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透過 《毛月亮》呈現了當代科技與人類之間的演變故事,以影像與真人的互動,娓娓道來一個時代的歷程。

 

人類創造科技,人類也陷入科技的利用,它緩緩靠近,像頭汲取人類養份的巨獸,好奇、依賴、怠惰、貪婪;人類的需求千變萬化,永不停歇,任憑科技餵食成無底深淵。

 

| 鄭宗龍曾說,「風」可以代表風速,更可以是風俗或所處之氛圍;「改變」,是因為人們總是抱著一份不安全感。

 

為了深入挖掘現代人內心的不安,鄭宗龍將這份不安轉譯成舞者們發洩般的肢體甩動,如被吸入黑洞般爆裂。

 

觀眾被赤裸的關注,被舞蹈中拋出的巨大問號所衝擊;靜無聲,只有舞者身體與地面的磨擦。冰島後搖滾樂團Sigur Rós靜謐而空靈的呢喃,像是寺廟裡心無旁騖的持咒,隱隱透露出「月暈而風」,暗示風起時即將發生的不安與詭異。

 

燈光下,舞者淋漓汗水的反射如波光粼動,令人感到血液沸騰,恐懼與不安。寂靜在流竄,一雙光潔大腳自舞台上方降下,經過小腿、大腿、盆骨逐漸往上攀爬,沿著骨骼與肌肉。赤裸男子靜靜俯瞰,一地無聲的謾罵如烽火連天的戰役。

 

祂在俯瞰,看人們抱團取暖,把言語化作文字,化作肢體,拋過來、丟過去,直至肉身被塗上一層又一層未經辯證的故事。祂,也終於變得如雕像般無感、僵直。

 

這究竟,赤裸的是人性或是上帝視角?沒有解釋,留給觀眾驗證。


《毛月亮》劇照 雲門提供 攝影劉振祥

 

| 時代的恐懼、悲哀、伴隨著欣喜的無奈與期待

 

生長在一切將可能被AI人工智慧所取代的現代社會,恐懼與悲哀、無奈與欣喜,日常複雜的情緒在觀看過程裡被濃縮爆發;從文字到影像,資訊量隨網路發達越來越豐富,人們的渴望也越來越多、想要的刺激越來越多。

 

有沒有一種經驗是在深夜裡拿著手機滑著一則則影片,明明沒有什麼特別或是吸引力,卻仍停不下來的將食指往上滑動經驗?

 

決定停留下來繼續將影片觀看下去的過程可能也僅僅不到3秒。影片不斷淬新,30秒限時動態成為流行,網紅、網美不斷攀比創作。科技如同身體,我們是否真的需要這麼多食物?


《毛月亮》海外首演登倫敦。雲門基金會提供_攝影 魏俐欣

 

| 新聞媒體裡,人人都在謾罵著「標題殺人」,事實就是那不到3秒的吸引力。

 

手指滑過的那3秒,能否成功吸引眼球已成為一種考驗。於是,越來越多驚悚、刺激性的「標題」出現,待觀眾疲乏之後,再生出更刺激的標題,標題刺激想像,真正的真相又多少人在乎?

 

慾望的無底深淵,和網軍的口誅筆伐,是時代的悲哀,也是一種恐懼。我恐懼人與人的情感,可以在無形中像一年一出的新手機,一見新鮮即可淘汰去舊,欣喜後伴隨的無奈,讓人無所適從。

 

鄭宗龍的溫柔與樂觀在《毛月亮》裡展現出來,潺潺流水沖刷歲月的動蕩後,一輪明月高掛在山的彼端。月很亮很亮,亮得像顆太陽,雖不艷麗熱烈,卻靜靜地照亮了濃墨般不安的夜,好似在安撫著「沒事的,越過那山就會好的」。

 

我哭了,那一刻感覺自己在被淹沒而下墜的資訊裡被救贖了。這支舞作不只是身體與科技的對話,更像是留給觀眾對於「虛」與「實」的反思和安慰。

 

《毛月亮》| 雲門舞集

日期 |    2024.03.23-2024.03.24 台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2024.03.30 - 2024.03.31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文 | 鍾竺君 

圖 | 雲門舞集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