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香港 | a.m. space 畫廊 | 韶光似水,凡星如夢——談曹焯焱書法及篆刻個展〈荏苒〉
人腦中的海馬迴,同時負責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和想像力,即回憶過去和想像未來原來是一體兩面。而「自我」何以存續——要證明上一刻的「我」與這刻和下一刻的「我」是同一個「我」,就靠記憶和想像不斷來回接通。海馬迴受損的人沒有回憶同時也無法構想未來,他只能存在並...
專訪 | 香港 | a.m. space 畫廊 | 韶光似水,凡星如夢——談曹焯焱書法及篆刻個展〈荏苒〉
專訪 | 台灣 | 桃園兒童美術館 從一個島跳到下一個島:「我用身體畫座島」
一切,從一句話開始。專訪「跳格 — 香港國際舞蹈影像節」Xavier Le Roy
專訪Melati Suryodarmo表演式講座《拆開1:愛》透過抽象表演重新拆解關於愛、物件與移動的生命旅程
專訪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潘惠森
相關「#非關舞蹈祭」之事
假設藝術介入社會現場的觀念:專訪蔡國傑
鄭穎童:以玩味創作「翻過那一頁」
國美館廖仁義館長拜訪李梅樹紀念館 籌備李梅樹120歲紀念大展
當代畫廊的多元觀點:專訪「安卓藝術」創辦人李政勇
【自覺:專訪杜海銓】
與郎朗談主題與變奏的藝術
第87期: 金馬賓館訪談文章
第89期: 策展人 許家維訪談「網絡世代與今日的藝術經驗 」
季綾。悸動 — 現代舞明星季綾專訪
外百老匯音樂劇《三張明信片的三種風景》台版在台首演
台南子弟鋼琴家 開創府城國際新連結
作為生意,藝術節的經營模式——香港藝術節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