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設計專輯 | 香港 | 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 |用草席製作武林秘笈|專訪《北橋船拳》設計師周晨


淺木色的草席封面上臥著一只船槳,書脊繪製了一名持槳男人,仿佛在跳一種神秘的舞蹈,這便是DFA 2023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大獎(Merit)的獲獎作品《北橋船拳》。設計師周晨,一名土生土長的蘇州人,將他家鄉中的這項「冷門」非遺,通過實體書的方式帶到大眾面前。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xyz/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 船拳,顧名思義便是在船上打拳,是流行於江南水鄉太湖流域的一種拳種。蘇州的江南船拳,作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有越溪、北橋、沙家浜、蘇州大學民體系四個傳承基地,《北橋船拳》便是系統記載了其中一條支脈。

 

「這個題材,我其實在十多年前就關注了。」自小浸潤在古城街巷中的周晨,對底蘊深厚的傳統文化題材情有獨鐘,他認為船拳包含的文化內涵很多,又屬於非遺中的冷門,極具地方文化特色。因此,周晨與相城區文體旅局和北橋街道一拍即合,以「北橋船拳」為選題,希望通過這樣一本書,來喚醒大眾對北橋船拳這類被忽視的非遺項目的保護。

 

「地方特色文化題材是一把雙刃劍」周晨說,它會成為圖書的文化優勢,但面向的市場往往也比較狹窄。好在周晨憑藉多年積累的圖書編輯經驗,將這篇「命題作文」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為了完成如今看來有陌生和距離感的選題,周晨和團隊歷時兩年多,深入當地採訪留存的拳師,並反覆斟酌相片取景地、拳師出鏡服裝道具,像製作電影般拍攝了「主演」和「劇照」,周晨的工作就像導演,把控著電影的整體調性。

 


作為一本帶著科普性質的書,《北橋船拳》避免了單一地敘述,盡可能穿插多種類型的素材,使幾近失傳的船拳活靈活現在讀者面前。

 

全書運用五款質地不同的紙張,彩色印刷與單色印刷相結合,在協調整體風格的過程中,突顯各版塊內容的特點,使讀者翻到一處,看到紙張變換,便知內容也發生了轉變。

 

以線描繪制的拳法招式,符合人們心中對「武林秘笈」的想像。書中配有歌詞與曲譜,突出了北橋船拳「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的特徵。

 

訪談部分採取了「天頭不裁切」的折頁裝訂,文在外,圖在內,彼此獨立又相互對應,翻頁時形成的拱形空間猶如一只船篷,透過這個空間讀者能看到拳師們背後的工作、生活、習武的場景,探尋江南的武林世界。

 

草席,作為許多人的兒時回憶,承載著水鄉居民的共同記憶。採用草席作為封面,草香增添了嗅覺感觸,江南味道直抵心頭。席子的特殊質感也容易將讀者帶到書中所設定的環境,讓人愛不釋手。最後,周晨特意在背面裱上一層薄布加強牢固度,來解決草席易散的問題。

 

書脊的轉折定型也經歷了反復實驗,為了使稜角關係明確又不生硬,周晨借鑒了精裝書的扒圓工藝,封面上文字、圖案、條碼的呈現,則用了加溫壓凹和最新的uv打印工藝。

 

在編輯此書的過程中,周晨發現,隨著城市化的進度,拳師的功能從最初的水軍、押運等功能,變為單純的表演。曾經的水上人紛紛移居陸地,這段「武林秘事」也隨著拳師們的離去而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起初,為了找一條老船,周晨團隊破費心思。現在停在港灣的大都是水泥船,老木船很少,又因為環保禁捕,船不能離港……周晨表示,書籍背後的故事,也在促使大家反思非遺保護的必要性。





 

| 給自己做紙質書的理由

 

1998年,周晨入行後製作的第二套書《憶江南叢書》被當時出版社的總編王稼句寄給了時任三聯書店的老總、著名出版家范用,範先生在回信中對這套書贊許有加,還特意問起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者「周晨」是誰,這對當時還是新人的周晨觸動很大。

 

在互聯網技術全面滲透的21世紀,數字出版浪潮全面席來,紙質書的市場愈發狹窄。周晨也承認:紙質書已經不是傳承傳播文化知識與資訊的最佳載體了。但他謹記德國圖書藝術基金會前主席烏塔·施耐特的一句話:「在當今這麼一個數碼化閱讀的環境下,你仍然堅持要將你的書稿以紙質書的方式出版,你要給出一個理由。」

 

為此,周晨對於過手的書籍設計都格外認真,投入很大的精力,希望能發掘紙質書之前沒有達到的地方,「或者說一種可能性」。他認為,紙質書的物質存在感、物化之美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周晨將經手的紙質書做成了一件件藝術品。



首先,他設計的書籍封面,總能以意想不到的形式出現。《泰州城脈》外包裝為瓦楞紙盒套,上面凸起的是泰州古縣誌地圖,打開盒套呈現於眼前的是一塊硬邦邦的「城磚」。

 

其次,周晨對材質的考量,與書本內容緊密聯繫在一起。

 

他為講述舊時行業的《江蘇老行當百業寫真》挑選了一種老街上包點心所用的粗糙紙張,並且用手工打毛邊,舊時代的感覺撲面而來。

 

最後,他對視覺風格的把握,時刻注重整體性。

 

書籍的文圖比例,體例結構,序言撰寫的邀請,紙釘裝的裝幀方式……周晨主導著全書的氣質走向。即使在不起眼的頁碼中,他也安插著自己的小心思。



《江蘇老行當百業寫真》一書中,頁碼的標注採用了一種過去的民間計數方式——蘇州碼子,也叫草碼、花碼,最早發源於蘇州,曾在民間各行各業交往中廣泛使用,但隨著阿拉伯數字在中國的流行而被取代。

 

此書出版後,周晨對蘇州碼子的興趣更加濃厚,他開始收藏蘇州碼子實物史料,目前已有幾百件;還發起了蘇州碼子字體設計大賽,製作出一系列相關文創;趁著到香港DFA領獎的機會,周晨參觀了使用蘇州碼子的香港老店,希望能夠解出數碼背後的秘密,在以後製作一本以蘇州碼子為主題的書。

 

做時代審美的一座橋

 

獲獎,令周晨想到家鄉對自己的意義:蘇州的文化歷史是源源不斷的出版資源;再者,蘇州的傳統工藝精緻、雅致、別致的特點,與當代設計的追求相通;蘇州文化中有很多精華需要依靠設計師做當代性的轉化。

 

蘇州文化推崇「雅」,園林在建築形態、疊山理水、植物配置上雅得合乎規範,工藝品在刺繡、雕刻上雅得高尚不俗,「蘇作」之譽名揚古今。然「筆墨當隨時代」,社會在發展,事物在變化,人的審美也隨著時代在發展,蘇州的設計美學和文化也在日新月異。

 

依賴傳統不是獲獎密碼。周晨說,「把模擬傳統當成社會發展的方向,把舞臺美術演繹成生活方式,這是不可取的,因為真正推動社會前行需要的是創新和想像力,但這個創新不是憑空搬運的,是依託當下人的生活、審美理念,從傳統之根裏長出來的,也是可以進行最大範圍交流和對話的。」

 

在他看來,作為一個當代的設計師,要充當一個橋樑的作用,在時代審美的轉化中發揮作用。他認為,當代中國設計師們,非常有必要在傳承和創新之間為家鄉文化留下記錄。

 

周晨常用「汲古得新」一詞來表達自己的創作理念。「汲古」來自明代常熟文人毛晉的藏書樓「汲古閣」,蘇州留園也有一間名曰「汲古得修綆」的書房。

 

「汲」意為打水,江南人都有打井水的體驗,從井中取水必須先有繩索「綆」。鑽研古人的學問,要持之以恆,下功夫找到頭緒線索,和汲深井之水必須用長繩是一個道理。

 

周晨說,「汲古」不是摹古,也不是擬古,更不是仿古。汲古是關注傳統,學習傳統,探究傳統。傳統像身後的一座大山,是一座巨大的資訊庫,是前人的成果與經驗壘起來的。

 

瞭解過去,不能沉浸在回憶裏,陶醉在歷史中,或者迷戀一樣老物件,這種迷戀或許是因為中國人與傳統失聯太久,遇到了久違的親人,有種天然的親近感,但傳統和歷史不能替代現實與未來。學習傳統是在高處俯瞰來時路,尋找路徑,梳理脈絡。

 

| 未來,會將蘇州的書一直做下去。

 

目前,他正在著手於新書《周莊身世》的掃尾,書名由書法家吳冠中題寫,主體為畫家楊明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赴周莊寫生采風時拍攝的黑白照片,經過數十載的歲月輪回,這批照片的意義已經由藝術家個體積累的繪畫創作素材,轉化為周莊最為重要珍貴的文化記憶,乃至蘇州及江南地區水鄉檔案的重要史料文獻。

 

「讀者一冊在手,能一睹周莊的素顏芳容,領略水上世外桃源的人間煙火。」書體造型疊合多種開本與紙張,起伏錯落,與水鄉建築特點有呼應。黑白照片採用特殊的印製工藝,嘗試全新的圖文紙質書的閱讀感受。

 

📖閱讀全文請點擊「留言」連結 https://www.artmap.xyz 

📖 想閱讀更新更多藝術地圖網站文章,歡迎先讚好專頁,在將專頁揀選為「搶先看」

 

文 | 編輯部

圖 | 周晨提供

 

| 周晨_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編審、藝術教育出版中心主任,書籍設計師,擔任《北橋船拳》的設計及部分編輯和攝影工作。

| 關於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更多詳情請看:https://dfaa.dfaawards.com/en/index/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資訊投稿 |editorial@artmap.com.h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