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楊偉傑評《光華耀目與孟小冬》

文:楊偉傑


臺北市立國樂團於10月19日、31日和11月1日分別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及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了三場演出,分別是兩場《光華耀目》音樂會和京劇歌唱劇《孟小冬》,在集作曲、指揮、行政、演奏於一身的團長鍾耀光之領導下,為兩地觀眾呈現了反映出臺灣近年國樂趨勢的節目。


澳門場的曲目安排極具心思,首尾兩曲均是具有濃厚臺灣本土特色的作品。王乙聿的《艋舺—澤厚民豐》與陳樹熙的《眾神出巡》都是以當代的音樂筆觸去描繪臺灣的風土人情,後者加入了多支嗩吶群奏模仿廟會情景,甚有特色。演奏笙協奏曲《匏樂》的樂團年青團員朱樂寧演奏極具爆發力,發音彈性佳而力度足,把這首由鍾耀光為鍵笙創作的大型樂曲完全駕馭。另一位年青團員賴苡鈞用臺灣本土研發的十孔笛演奏鍾耀光改編的《卡門幻想曲》,精湛的技巧和流暢的演繹為中國笛管樂器的演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鍾耀光的配器手法非常精到,他對國樂器的熟悉使他在改編時能夠合理地運用每一種樂器的性能,從而發揮它們的最佳效果。


香港場的兩晚演出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上演。首晚是由臺灣國光劇團掛帥的京劇歌唱劇《孟小冬》。臺灣首屈一指的京劇演員,被譽為「京伶之后」的魏海敏獨挑大樑,與鍾耀光指揮的臺北市立國樂團演活了孟小冬的傳奇一生。魏海敏跨越時空,遊走於余叔岩、梅蘭芳兩派,瞬間的生旦一人對唱絕藝,令人歎為觀止。她在臺上雍容華貴的典雅氣質,具有一種迷人的魅力。她把孟小冬與梅蘭芳、杜月笙的情感表達得入木三分,她更完全代入了孟小冬「追尋聲音」的過程,也反映了魏海敏自身的藝術實踐經歷,具有深刻的寓意,是戲曲藝術與現代國樂和劇場的完美結合。魏海敏在香港場的功架依然,但整體狀態似乎比八月底在臺北演出時略遜一籌,唐文華飾演的杜月笙則仍舊是穩打穩紥。值得一讚的是由鍾耀光創作的配樂,可說是全劇除了魏海敏的以外的另一靈魂,對於劇情的鋪墊推演與情感的發展起了極大作用。劇中的主題音樂以及由魏海敏主唱的主題曲十分動聽,其旋律的章法,高低音大幅度的跌宕,仿如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電視劇黃金時期的主題曲重現眼前,感人肺腑。


次晚的《光華耀目》音樂會則由臺北市立國樂團與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攜手呈獻,除了《眾神出巡》、《艋舺—澤厚民豐》與《卡門幻想曲》是跟澳門場相同外,也加入了鍾耀光前衛而跨越中西的高、二、中胡與樂隊《華麗幻想曲》,他為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圖》而創作的音樂,配以動畫版的投影,以及由許景淳演唱多首國樂配器的李泰祥名曲,均令人耳目一新。這次樂團推出了四位青年演奏家,演奏胡琴的吳孟珊、林承鋒、陳婷怡,以及演奏十孔笛的林克威都有十分突出的表現。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兩岸恢復文化交流後,臺灣的國樂水平突飛猛進,人才輩出,這些國樂新星就是臺灣國樂教育系統的成功例子,而參與其中的十多位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同學的演出也十分可喜。誠然,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並非理想的音樂會演出場所,由於設計上並不是為純古典音樂演奏而設,現場音響效果欠佳,樂團較難發揮平日之應有水平。筆者以往在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以及10月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聆賞他們演出時都有頗佳的音效,相信這次出現在演奏上的一些失誤,當屬非戰之罪也。


筆者一直在關注近年臺灣國樂的發展,從這次臺北市立國樂團港澳巡演可以看到他們在演奏實力、教育制度、編創作品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飛躍。由樂曲的編排佈局與獨奏人員的選擇,均顯示了樂團強烈的企圖心。現代國樂是二十世紀的產物,說老不老,不斷的嘗試有助於刺激新思維。香港的「中樂」與臺灣的「國樂」雖然名稱各異,但表現載體都是民族管弦樂隊,地域與文化的差異使兩地的發展取向有所不同。百花齊放,各展風采,這也是現代中國音樂健康發展的應有態度。臺北市立國樂團睽違香港十多年後,與“Made in Hong Kong”的鍾耀光一同為港澳觀眾帶來一批“MIT”(Made in Taiwan)的新節目,這種深層次的文化交流和碰撞,讓人們了解到中國音樂發展的更多選項。





評論場次_《孟小冬》/2014年10月31日/晚上7時半/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光華耀目》/2014年10月19日/晚上8時/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

《光華耀目》/2014年11月1日/晚上7時半/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