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唱讀百年巴黎史──French cabaret Que Reste t’Il by Robyn Archer

文/Susan So


澳洲卡巴萊歌手Robyn Archer趁香港演藝學院國際研討會期間,於2014年11月22日舉行了一場卡巴萊(Cabaret) 音樂會──《情飾甚麼Que Reste t’Il》。約一個半小時的音樂會,Robyn Archer精選了近30首19、20世紀巴黎小調,以花都的歷史、思潮、人物變遷為進程連串成音樂會的主題。卡巴萊發祥於19世紀巴黎的Le Chat Noir Night Club,常見於夜總會、酒吧、餐廳。與其說它是種音樂風格,不如說它是種表演形式。卡巴萊演唱歌曲題材主要環繞城市風貌和市民生活。其實大家不妨用香港的酒廊歌廳的概念來理解卡巴萊表演風格。


此音樂會最成功之處莫過於選曲。以法國歷史和音樂印證雙方的生命力。90分鐘的演出,Robyn Archer與鋼琴家Michael Morley、手風琴手George Butrumlis合作,為觀眾唱詠、朗頌了28段民謠、歷史文本,見證了巴黎一個多世紀的滄海桑田。〈It Takes Cash〉、〈The Paper Crisis〉、〈Song of the Rag and Bone Man〉說的是巴黎工業革命下的社會問題。Robyn Archer朗讀了達達主義詩人Tristan Tzara的《Dada》,宣示20世紀初的哲學思潮。轉入戰後當代流行文化興起,自然又唱起了法國詩人歌手Serge Gainsbourg的《The Ballad of Bonnie and Clyde》。


Robyn Archer所以能夠精準地為音樂會賦予歷史主題,與她的背景不無關係。Robyn Archer在國際藝術圈有多重身份。她除了是一位卡巴萊歌唱家外,也是一位藝術節策展人。Robyn Archer四歲開始接受聲樂訓練,在Adelaide University表演藝術系畢業後,一直從事全職演唱工作,從事過歌劇、音樂劇,以及一系列的卡巴萊演出。其中「A Star is Torn」及「Tonight Lola Blau」更是其卡巴萊專場的成名作。四十多年卡巴萊演出經驗,最終結晶為今天的音樂會,其成功更有多個獎項印證:Robyn Archer憑此在2013年榮獲「赫爾普曼獎(Helpmann)」最佳卡巴萊演唱家殊榮,是她近半世紀藝術生涯的一大里程碑。


她除了是一位成功的台上表演者,更是一位國際知名的表演藝術策展人。90年代初,Robyn Archer在演出《Le Chat Noir》時受National Festival of Australian Theatre邀請出任策劃人,才開始踏出藝術行政領域。二十多年來,先後身兼Centenary of Canberra 、Adelaide Festival of Arts、Melbourne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等多個藝術文化活動的策展、顧問工作,並且出任澳洲藝術發展局副主席,藝術行政的成就獲廣乏認同。能貫穿各類表演的精粹始能籌劃成功的藝術節。同樣道理,Robyn Archer深諳歌詞背後所反映的城市百態,自然就能捉緊主旨來選曲。


音樂會上的卡巴萊金曲,一如世界各地的民間小調一樣,是市井,是通俗,是人文思想貼近生活的結晶。《詩經》的〈十五國風〉來自民謠,山村野調見證的是古代先民的民間訴求。同樣的歌謠素材、同樣的民生訴求在不同的時空、地域再次出現,皆因這都是草根人的基本需要。Robyn Archer獻上的音樂會,在暗淡的舞台燈光下唱詠巴黎小調,帶領觀眾穿越時光隧道,用歌聲為觀眾上了一堂巴黎歷史課。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