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丁瀚恒評海倫‧葛莉茉鋼琴獨奏會

法國鋼琴家海倫‧葛莉茉 (Hélène Grimaud) 的獨奏會相信是今年香港國際室內樂音樂節的重頭戲。筆者對葛莉茉的認識始於數年前閱讀她的自傳式小説《Leçons particuliéres》,當年還是大學生的我已被這讀物徹底迷倒。書中除了記述這位不覊的女鋼琴家因當年抵受不了那種只有「演出日程」而沒有「個人時間」的生活並毅然出走的故事,而且還討論了不少發人心省的哲學課題。想不到筆者剛從國外進修回港,便立即有機會欣賞葛氏的現場演出。


單看當晚香港大會堂近乎爆滿的上座率已足見這位法國天后的號召力。而節目單的四首作品相信是經過悉心編排的。上半埸由兩首奧地利作曲家的奏鳴曲組合而成,分別是莫扎特的〈A小調奏鳴曲K. 310〉與貝爾格的〈鋼琴奏鳴曲Op. 1〉;而下半場的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以及巴托的〈羅馬尼亞民間舞曲〉均是出自兩位匈牙利大師的手筆。整套曲目雖橫跨三個世紀,但從作品的嚴謹結構來看,四首樂曲跟十八世紀的古典樂派一脈相成。此外,李斯特與貝爾格的兩首作品皆是當時意念革新的單樂章奏鳴曲,並同樣以B小調寫成。因此,無論從作曲家的地理背景、作品的戲劇性,還是樂曲的結構形式來看,幾首作品實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葛莉茉絕不是那種「循規蹈矩,但求無過」的音樂人;相反,她是一位走著鋼絲的藝術家,對樂譜上的一切都帶有強烈的個人感受與獨特見解。然而,葛氏亦非「學究式」的鋼琴家,對於一個著重作品風格的聽眾來説,她的演奏確有欠缺説服力的時候。舉例説,莫扎特曲子裏很多理應在拍子上彈奏的裝飾音,葛莉茉卻在拍子前彈下,有違歷史風格。但若不執著於這些風格問題,葛氏演繹的莫扎特仍屬精彩。〈A小調奏鳴曲 K. 310〉作於1778年末,當年七月,正當莫扎特與母親一同前往巴黎之際,後者不幸在途中病逝,令莫扎特頓時晴天霹靂。因此很多人認為此曲反映了作曲家悲痛與思念母親的心情。雖然葛莉茉手下的第二樂章欠缺那種「母親式」的柔情,但其演奏的首末樂章都充滿強烈的音效對比以及奇幻的音色突變,這些均展現了樂曲的戲劇性。


〈鋼琴奏鳴曲 Op. 1〉是貝爾格以傳統奏鳴曲式寫成的早期作品,樂曲的和聲伂局主要是一個上行的四度音程,即B小調—E大調—A大調—D大調。然而,大量不協和聲的使用卻模糊了樂曲的調性組織,使作品更具戲劇性。與顧爾德﹙Glenn Gould﹚的經典錄音相比,葛莉茉的演奏雖未像前者帶出樂曲的線條美,但卻以和聲來營造張力,展示了作曲家內心的矛盾和冲突,突顯了表演主義﹙Expressionism﹚音樂的特色。


〈B小調奏鳴曲〉是李斯特鋼琴作品的顛峰之作,此曲絕對要求演奏者擁有超凡的演奏技巧及豐富的情感表達。他雖未曾為此作冠以任何標題,但因樂曲的結構與特定主題跟其另一作品〈浮士德交響曲〉頗有相似之處,所以不少人將此奏鳴曲與浮士德的故事連成一線。雖然演奏者非必要把兩者一起聯想,但葛氏的演繹甚有「説故事」的味道,特別在寧靜的樂段,那柔弱如絲的音色給人一種疑幻疑真的神秘感。另外,葛莉茉的搶板(Rubato)亦用得十分到位,絕無損害樂曲高度的連貫性,美中不足的是演奏者在處理多聲部的樂段時欠缺應有的層次感,而踏板的運用則在某些地方略為過火。


當晚節目單的最後一套作品是巴托作於1915年的〈羅馬尼亞民間舞曲〉,這部長約五分鐘的曲集是作曲家「采風」時期的產物。葛氏的巴托顯然洋溢著一股浪漫氣息,不論是精采的音色變化或是大量的強弱對比,都盡顯鋼琴家對樂器的運用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她將舞曲「詩化」的表現為聽眾帶來不少感觀刺激,但從另一角度看,卻損害了作品本身樸實無華的氣質,有違了巴托崇尚「自然表露」的美學觀點。


就現場聽眾的反應來説,儘管鋼琴家當晚加演了拉赫曼尼諾夫和蕭邦的練習曲,在場人士仍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綜合來説,不論你喜歡葛莉茉那種浪漫式的演奏與否,聆聽這場演出絕對是探訪這位法國才女心靈世界的一次絕佳機會。





評論場次

2013年1月22日‧ 晚上8時‧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