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收藏無物》

文/Samwai Lam

收藏無物

作者:威廉.戴維斯.金恩

譯者:穆卓芸

出版社:繆思出版

出版日期:2012年3月


有些書,你不捨得讀得太快,《收藏無物》是其中一本。在雨聲淅瀝的午後,呷一口紅茶,慢慢翻開眼前那本《收藏無物》是假日的享受。在人生中,我們總希望被人珍藏,得到別人的疼惜,同時間,我們也會向他者投入情感。運氣好的話,我們的情感能夠得到適當程度的回報,彼此珍藏對方一輩子。然而,多於一人的關係總會有無數變化因素,於是我們將此般主觀感情寄寓物品,大概收藏家也懷有類近的情感,有理論甚至指出收藏的物品是「過渡客體」的延伸,彌補嬰兒脫離母體的失落,從物品當中得到童稚的慰籍。


大學教授、戲劇學者與藝術家集於一身的威廉.戴維斯.金恩對無物,無用、無價值和無意義的物品有種難以明言的狂熱,譬如說他擁有多於三十款不同種類的鮪魚標籤收藏,將其分類,建檔並照顧它們。


無物近乎一個隱喻,是威廉 戴維斯 金恩的沉重而無聲的吶喊,正如他寫道,「我收藏的是我的隱喻,我在這些無物中描繪自己。」《收藏無物》記錄作者一段瑣碎卻重量的人生,由擁有無物為起點,在無物收藏中發現美德,學會秩序,彌補缺失,反思消費。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