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藝術,沒有high or low,只有affordable or not

文/香港藝術地圖提供


在藝術中,是有高低之分的嗎?西方藝術世界以往就將藝術分為high與low,這種高低之分,不完全是出自藝術本身,而是很大程度是緊扣著種種社會因素──以往只有皇室貴族及教會能有財力及勢力請藝術家為他們畫畫、雕刻、唱歌、跳舞,所以在這種「大傳統」影響之下,油畫、雕塑、歌劇、古典音樂演奏等就成為了high art,而其他新興或非傳統的藝術形式,如攝影、廣告等,都被所謂的藝術保守派視為low art。經過很多年,這種藝術門戶之見才逐漸被打破。


當我們去看affordable art這股藝術潮流的時候不應只認為因為近年一些大師級的藝術品在拍賣會中的價格有升無跌,而且每每創下「天價」,所以市場才會需要一些較低價的藝術品。這其實是兩碼子的──大師級的作品總是有其市場,也有一定的人去追捧,而affordable art的追隨者,他們從沒有視追天價為己任,只是對藝術品表達出最純粹的喜歡。

 

○大陸藝術市場現象

開發低價藝術品市場正在成為一些畫廊、藝術品商業機構新的盈利增長點。藝術品交易從高檔走向低檔,從拍賣行、畫廊走向藝術市集、藝術品超市,不斷湧現的「買得起」藝術節、青年藝術節、「I Can Pay」等,將目標瞄準了普羅大衆,但低價是否意味著低端?

 

很多經典大師在早期都經歷過價格低位階段,一件經典作品的產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作品的每一次交易、展示,都會增加或者改變它的價值。在這個意義上,選擇和購買的行為,也會參與藝術家創作價值的實現和完成,甚至有可能這就是一件未來的經典作品。

 

低價未必就是低檔次,好的作品很多,但要依賴於專業評審團隊的評選、策劃和推廣,最終才能達到普及的效果。畢竟,藝術走進千家萬戶,還需要時間和接受過程。而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要買到貨真價實、稱心如意的藝術品還要投入時間,培養一定的鑑別能力。

 

在國際上,以年輕、平價為主旨的藝術節在傳統藝博會體系中擔任著重要角色,不僅讓對藝術品投資有興趣的一般人承擔得起,而且發揮著向藝術品市場輸送年輕藝術家的平台作用,如巴塞爾Liste青年藝博會、Art Affordable Fair London等,吸引策展人及資深藏家前來發掘「明日之星」。從藝術品投資角度來講,隨著成熟市場板塊價格走高、供給銳減,富於潛力的年輕藝術家必將成為市場的關注點。

 

○在香港尋找Affordable art

藝術品演化成一種商品,用來買賣,用來投資,每當蘇富比、佳士得的春秋二拍,很多人的眼光都不是放在拍賣品本身的藝術價值,而是其投資價值--會升值多少?會否再創天價?藝術市場化已令藝術脫離人們的生活,其存在的意義已不在於藝術家有感而發,希望藉各種藝術手法來反映某一個時空。所有都被市場所控制著,所以不只是買家或一般藝術愛好者都未必能負上的藝術重擔。

 

或許是對藝術市場的一種反思,外國早有affordable art這種概念的出現,這個市場標榜的是:新晉的藝術家;價格定位是中下水平;作品形式多樣化等,他們買回來並非為了收藏投資,而是單純地因為喜歡那件藝術品,自己經濟許可,所以便買回家,就是這樣簡單吧!

  

affordable art在香港雖未完全成形,但從畫廊的經驗得知,的確是有客人以affordable art為購買目標的。畫廊很明白affordable art這股潮流在外國早已存在,香港還算是新鮮事,但其實香港有愈來愈多人會花錢去買藝術品,而這班人以中層為主,他們的特徵是:對藝術有興趣,有錢去購買藝術品,但又未必視藝術品為投資項目,所以他們買藝術品,只是因為喜歡,而自己又有能力去買。


送上藝術品,其實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因為藝術品可以承載的,不僅單純是一份心意而已──藝術家的心思、藝術品與社會的關聯、以及人類精神文明的傳承,都可以在各種不同形式的藝術品中找到。




香港新晉藝術家Kako Peco的作品《My Tainted Love》。(Fabrik Gallery提供)

加拿大油畫家基蘇加樂域 ( Kreso Cavlovic ) 的作品,售價約港幣1萬元。(加華藝廊提供)

中國藝術家Zhu Sining的有趣之作《The Cry》(Art Supermarket提供)


村上隆設計的花花系列Flowerball 3D。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