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者,人恆論之。當本書去年底在臺灣出版之際,我的學生第一時間得知後非常雀躍地傳佈這個消息,尤其因為我們整個學期都在談論藝術史的世界觀與意識形態問題。待我進一步瞭解此書的內容之後,才發現學生誤會了:他以為這本新書涵蓋的是十六部藝術史經典的精華----也沒錯,但是更精確地說,是十六部藝術史經典的解讀,其實是本評論文集。攻克此書意味著雙重挑戰的存在:理當先征服這一系列二十世紀藝術史經典,再吸收相應的尖端評論,知識滋養效果最佳。
書的原名並不含有「世界觀」字眼,顯然是中文出版界自行提煉的閱讀主軸。然而藝術史書可考察的面向不僅是世界觀,還包括歷史書寫的方法與理論觀點。原文主標題平實地訂為「形塑藝術史的書」(The Books that Shaped Art History),充分反映出編輯的史觀:歷史,往往是由史書所塑造。言下之意,真正的事實與史書的內容有一段差距,無法等同為一。我的學生們正學習如何解構藝術史學家和評論者的意識形態,因而面對這本延伸閱讀教材,他們的功課將是針對兩者各自的世界觀進行重新解讀,如同作者在導論裡所寫就:『重新解讀或許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入認識「藝術」這個既奇妙又難以捉摸的概念。』但是編者無意針對評論人進行批判性的評論,我們因而尚有思辯空間拆解藝評本身的特殊書寫立場。
由兩位《伯靈頓雜誌》(Burlington Magazine)雜誌資深編輯暨藝評家所促成的本書,無疑是一本擲地有聲的重量級出版物。先從原典陣容來看,列入點將錄的包括沃夫林(Heinrich Wöfflin)的《藝術史的基本概念》(1915)、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奠定尼德蘭繪畫研究方法的大作《早期尼德蘭繪畫的起院與特色》(1953)、還有詢問度極高的宮布利希(E.H.Gombrich)的《藝術與錯覺》(1960)、影響現代主義藝術評論鉅深、前衛藝術的辯護者葛林柏格(Clement Greenberg)的《藝術與文化》(1961)等等。所涉及的藝術範疇廣闊長遠,從中世紀的拜占庭聖像繪畫,到後現代的藝術皆有。十六位評論者皆屬標竿級的專業藝評,如《藝術力》的作者Boris Groys及撰寫《塞尚》的Richard Verdi。如是陣仗讓讀者一次探得藝術經典的方法論和思想脈絡,內容知識密集,版圖浩瀚,本書難能可貴之處正在於博大精深的匯集,一書一世界,值得一讀再讀。
之所以能夠對藝術文本的意義建構進行解讀,是因為藝術史及藝術評論屬於廣義的人文學科,主旨在於運用詮釋學的傳統方法論,對於創作的行為及作品進行詮釋和理解,欲將意義建構性地賦予在人類行為的精神與作品之上,而非如同自然學科的提問一般可能具有標準答案。藝術史學家或評論者的寫作多少立基於主觀之上,雖然仍有諸多客觀的藝術考察項目,但是藝術價值與評論的給予,是作者運用了大量直觀感知能力的個人洞見,也依賴特定知識與私人經驗的基礎。為了建立評論的系統理論,若能使用具有邏輯的方法論,也運用嚴謹而非情緒性的專業語彙,那麼文章的「客觀性」與說服力將大幅提高,這是藝術書寫主/客觀因素辯證的有趣之處。此外,藝評者難免帶著某種標準來評價作品,並且藉此表達自身的美學經驗準則。美國藝術哲學家Arthur Danto認為,藝術史有其「敘事模式」,藝術評論也有其「評論原則」:古典時期的藝術評論標準著重視覺上的擬真程度,也涵蓋畫以載道的道德價值; 到了現代主義,符合某種哲學定義的美學形式才是王道; 後現代時期,任何既定的美學標準都屬於政治不正確,自由多元的解構趨勢使得評論基準無法再定於一尊。 這十六部藝術史經典及其評論,基本上都可以從上述角度重新解讀其寫作原則與立場。
歷史文本的創造與解讀成了無盡迴路,層層抽絲剝繭,步步來回反覆。如同鏡中鏡、戲中戲,永遠存在著另一面鑑鏡、另一層內幕。更猶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論人者,人恆論之。
書名:藝術史學的世界觀: 從宮布利希與葛林柏格到阿爾珀斯及克勞斯
作者: 理查.雄恩, 約翰-保羅.史多納 ( Richard Shone, John-Paul Stonard)
譯者: 王聖智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2017/12/11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