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十一月。2012|新書推介

文/ SAMWAI



大都會

作者:唐.德里羅 Don DeLillo

譯者:梁永安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8月


如果你是因為Robert Pattinson才認識《Cosmopolis》(大都會),而斷定電影《Cosmopolis》不好看時,我意見你試讀幾頁Don DeLillo的原著《大都會》,以免錯過認識這位當代美國出色作家的機會。


《大都會》對比起《白噪音》,是較少提及的Don DeLillo出品。大概是《白噪音》描繪的世代與我們的現實生活太相似,震撼力往往在閱讀過後未能平息,很自然我們又將其篇節重看多幾遍。(我個人認為,Jonathan Franzen的作品也有相同的威力),如果《大享小傳》對於村上春樹來說,是可以百看不厭,《白噪音》便是我們時代這樣的一本書。《大都會》較之然,未必是如《白噪音》般容易上手。不過,兩本小說同時描述了現代人的

乾癟內心,在此般物質豐饒世代,人與人的愛似乎是最後拼命求存的安慰。


小說的角度是新生代傲視一切的億萬富豪艾力克,他的日常工作便在加長了的禮車中進行,終日在車箱裡計算銀碼數字得失,車廂外是反資本主義人士自焚和集體暴力示威。艾力克靠數據度日,心靈狀況卻儼如荒野。當他偷取未婚妻財富的日圓投資,在不同的性伴侶身上同登肉體愉悅的極樂,愛是否在他的腦海中佔一席位?到底誰是資本流動世界的王者?


在曼哈頓文化交雜的地區,各人有自己的故事,Don DeLillo的文字像深海航艦,冷冷拋下最難以忽視的控訴,文字世界的繁花只是乍現,卻總會開到枯萎。



Tokyo Compression Three

作者:Michael Wolf

出版社:Asia One Books(Hong Kong)and Peperoni Books(Germany)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對於熟悉攝影的朋友來說,Michael Wolf的名字其實不算太新,反而有點面善。這位生於德國的攝影師前幾天,已鎖定香港為主題,交出一系列《Architecture of Density》的作品,展示香港密密麻麻的居住環境,強烈地感受到居於都市,那種機械化與高密的壓榨感,還有無數人在城市下的侷促生活。遠看似是平平無奇,千遍一律的高樓,近看卻是鏡頭下的震撼。今次《Tokyo Compression Three》同樣收錄在壓迫都市下的攝影作品,聚焦在東京地下鐵,一張張人臉擠近玻璃窗,一呼一吸是在都市裂縫中的喘氣,類同掙扎。




冷西藏.熱西藏

作者:馮偉賢

攝影:鄔世雄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2年7月


每個人的心目中總會有一個想到的地方,情況有點像《春光乍洩》的黎耀輝與何寶榮心往神馳的瀑布。有些人能夠圓夢,親身體會該地的風情民情,呼吸異國空氣,感受當地氣氛,而有些人則僅僅可以在電腦螢幕前望望別國風景照。《冷西藏.熱西藏》的作者馮偉賢便屬於前者。他既是廣告人,同時是藏傳佛教的修行者,兩種看似截然不同的身份為他的西藏之行帶來與別不同的體驗,偕同攝影師朋友鄔世雄(小黑),引導讀者領悟很西藏式的冷與熱。



10宅論

作者:隈研吾

譯者:朱鄂

出版社: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日本與香港的一大共同點就是地價貴,日本的情況也許好一點,始終郊區還是有不少價錢合宜,別緻典雅的住所可供選擇。不過在東京等大城市生活的日本青年普遍要面臨現實的居住問題。《10宅論》指出十個日本人對居住文化與要求,十種日本住宅的特點與功能,並以場所為中心,作出分類包括:單身公寓派、清里食宿公寓派、咖啡吧派、哈比達派(Habitat)、建築師派、住宅展示場派、獨門獨戶派、俱樂部派、日式酒屋派和歷史屋派。住宅的特徵反映居者的個性,所以《10宅論》除了是本建築書外,也是了解日本文化的讀本。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