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八月 · 2020 I 新書推介



觀看的歷史轉型:歐洲藝術展覽的起源與演變

作者: 劉碧旭

出版社:藝術家

出版日期:2020/03


《觀看的歷史轉型》是第一本針對歐洲藝術展覽制度進行歷史探索的中文專書。不只涉及藝術展覽的歷史研究,也能提供當代的展示模式反思的角度與觀點。作者劉碧旭博士結合德國美學家班雅明的展覽理論、法國歷史思想家傅柯的觀看理論,以及法國藝術史家阿哈斯的時間理論,以建立其批判的觀點。她並選擇歐洲作為研究範圍,一開始回溯了西方藝術展覽活動與制度的源頭,透過圖文的史料整理,掌握從起初的儀典活動到後來的展覽形式之演變過程。本書的第一部份論及歐洲藝術養成制度的起源,包含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家職業身分的變遷、從義大利到法蘭西的藝術學院之興起,和藝術作品展示觀念的遞嬗;第二部分處理法國藝術展示制度的建立,探討法蘭西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及其沙龍展、藝術展覽與理論建構的關係,以及藝術評論與公共博物館的誕生。本書為作者博士論文之潤飾改寫,對於藝術史與展覽史的研究具開拓意義,尤其在博物館學日益受重視的今日,不啻結合藝術史研究的極佳參考書籍。




導演功課 (On Directing Film)

作者: David Mamet

譯者: 曾偉禎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0/04


David Mamet曾獲普利茲獎及紐約戲劇評論人獎,是著名電影編劇,編有《郵差總按兩次鈴》、《鐵面無私》等名劇。本書根據他1987年在哥倫比亞大學電影學院的系列課程紀錄,文中嘗試詮釋的電影導演理論。作者擁有多部劇情片的實際經驗,也有獨到的編劇能力,寫作時能從劇本聯想到剪接,呈現綜合的編導才幹,意欲展現觀眾暨能理解又同時感到驚喜的電影故事。書中有諸多至理名言,不乏來自啟發作者的其他藝術家。例如俄羅斯劇場導演Georgi Tovstonogov說過:如果一個導演先了解該場戲的意義是什麼,然後再開始導戲,他必然能夠同時站在作者以及觀眾的立場來思考事情。Mamet也受到海明威的啟迪,他曾說道:「故事寫出來後,把所有的精彩對白拿掉,再看看剩下的還算不算是一個故事」。依照Mamet身為一個導演和編劇的經驗則是:故事能不能感動人,取決於作者能刪掉的比例而定。導演是編劇「酒神模式」的延伸,其作者論應該在無需熟習瑣碎繁複的專業技術中便能完成。




看見與觸碰性別:近現代中國藝術史新視野

出版日期:2020/04


 本書集結當代藝術研究者的精彩論文,以性別的角度探索近代中國藝術史的各個面向。第一部分「物」探討女人的物語,將焦點轉移至日常生活,循著女用物品進行考察。包括宮廷婦女簪飾流變、女性往生的物質媒介、慈禧太后的大雅齋瓷器研究; 第二部分「媒體」觸及性別、技術與能動性之主題,透過文字、圖像或物品等「媒介」來看見和分析性別,涵蓋晚清中日交流下的圖像、技術與性別,畫中的時妝仕女,以及關於女媧和動態石頭的描繪; 第三部分「人」處理中國近代藝術史中的她性與自性,女權及女性議題在二十世紀出於中國社會上演,婦女作為美術題材也逐漸頻繁,而女性藝術家也獲得更多表現機會。這一部分談及古代遺址、詩學淪亡,攝影的再媒介化,以及書法中的性別語言。本書為結合性別與視覺、物質文化之論文集,為喜好藝術的讀者帶來跨領域的深度視野。





幸災樂禍:情緒史專家從媒體政治和社會文化,解讀人性共同的負面根源與心理機制 (Schadenfreude: The Joy of Another’s Misfortune)

譯者: 林金源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0/04


幸災樂禍(Schadenfreude)一詞源自德語,由「受傷」和「快樂」兩個意思組成,意指得知他人的不幸消息時,我們感受到的愉悅。它是一種矛盾的情緒,在自私的歡樂與人際的道德間似乎難以相容。本書作者為文化史暨情緒使專家,嘗試從媒體政治和社會文化,解讀人性共同的負面根源與心理機制。除了列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幸災樂禍案例,也回顧許多文學藝術作品和歷史,加上引用心理學研究成果,以說明人們幸災樂禍的理由,以及何時會造成幸災樂禍的情緒。最富思辨性的章節在於:當我們發現自己是一個幸災樂禍的人之時,該怎麼辦?作者不無驚喜地提出幾個讓讀者寬慰的論點,說明幸災樂禍的好處,以及該念頭本身為人們帶來的益處。當人們承認自己正在幸災樂禍,心理上反而會健康輕鬆許多:「幸災樂禍或許是種缺陷,但我們需要它」。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