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承謙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教授韋一空近月發佈新書論香港2005至2014的藝術,而早於2010年就出版了「前傳」《I Like Hong Kong – Art and Deterritorialization》。兩書沒有直接承接的關係,而《I Like Hong Kong》相對偏重提倡一套理解香港藝術,特別是香港當代藝術的理論。
這本書有三個特別點。第一,它「法國」味道濃厚。身為法國人,開放接受評論又不喜歡刻板印象的韋一空應該對這說法又愛又恨。此書主要借用了法國哲學家德勒茲及精神分析學家伽塔利所著《千高原》的概念,包括副題中的去地域化(Deterritorization)、無器官身體(Body without Organ)、根莖(Rhizome)等,基本意思就是香港社會整體和藝術都是以混雜的方式發展,沒有單一正宗的脈絡,貼近推崇法國人才輩出的歐陸哲學的藝術界思潮主流。在實踐藝術的層面,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式(書中有數處引用)、藝術追求相對於社會狀態的論調也是明顯的。另外亦此書廣泛使用一些英語世界少見的詞彙,如「Plasticians」,而略嫌冗長的行文風格也算是一種法國特色!
其二,是混雜的主張。當然,香港經歷過殖民時期,政治、文化思潮仍是各方勢力爭持的局面,也可謂處於後殖民狀態,以提倡混雜一路的理論演繹香港藝術適合不過,《千高原》也是廣受藝術家推崇的讀物。歐陸哲學一般主張意思和定義是浮動的,有清晰的論調卻沒有清晰的結論,有混淆讀者視聽的風險。雖然韋一空直接借用《千高原》的概念,但讀者不應該以為混雜是香港藝術的必然結論,或者是沒有結論的包裝。所謂混雜是本身存在的先驗狀態,還是作者為現實創作的後驗理論,需要讀者自行判斷,不要被混雜的沉重或箇中的不可知誤導,閱讀後停止進一步思考。
混雜的主張也關係到韋一空的角色。究竟這書屬於甚麼範籌?以哲學概念論述香港藝術不等如它在實踐哲學,因為它對香港藝術的本質沒有確切的既定立場。它引用大量香港藝術的真實例子,解釋發展沿革,但不等如它是歷史書,因為不是以發展脈絡為核心。這種介乎哲學與歷史之間的研究,惟有定位為理論。換言之,理論的定位是哲學和歷史以外的空間,同時理論的定位就是混雜狀態的體現,因為它不能夠以單一方向闡釋。
特點其三是香港味道濃厚,說中香港藝術的重要疑點。香港讀者會對「外人」的觀點很敏感,正如一般華人很自然會對非中文寫成的中國歷史抱疑問。韋一空不是外人,在香港出生,在法國長大後,定居香港及參與香港藝術數十年,然而這只是表面的原因。癥結在於他敏銳地指出香港對身份有所爭扎,藝術發展亦然,而非數個脈絡各不相干地存在著,以學術研究闢除陳腔濫調式的宏觀描述,精準地在藝術方面回應香港對自身深層理解的渴求。
韋一空這本著作不是沒有盲點的。理論思潮上,礙於藝術教育傳統、文化風氣等因素,香港藝術家畢竟受歐陸哲學或哲學整體都較歐美藝術界少,韋一空的理論手法好處是觀點獨到,正是學術研究需要的批判思考,不過也是比較抽離實況、局外人角度的手法。在實踐上,香港藝術發展近年甚受藝術市場影響,是此書未能照顧的範疇。除了商業層面,藝術市場堀起將文化雜交、本地藝術話語權推進至新一個階段,難怪韋一空近來發佈新書時笑言要寫第三部曲。
總括而言,此書的價值之高,一方面是它的理論。韋一空對香港及香港藝術理解深厚,亦熟練地掌握哲學和歷史等理論工具,兼通中外。另一方面,宏觀的香港政治、社會及文化一直受身份議題困擾,藝術亦如是,因此正需要針對香港藝術的理論。《I Like Hong Kong》填補了此空缺。此書不能切底任何身份問題,按去地域化的基調,甚至不主張理清定義確切的身份,而是深入地提出一種狀態,也是一個踏實理解香港藝術的切入點。雖然此書本身倚重使用外國的理論經典,但絕對可以列舉為香港本地藝術理論發展的指標性著作。
書名:I Like Hong Kong – Art and Deterritorialization
作者:韋一空
出版社: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