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Decca Wien 60 & Phase 4 Stereo兩套裝入手聽後感

文/歐頭OTTO



上個月介紹這兩套唱片,經過入手一個月的相處,我想再替這兩套Box set再深入著墨一些,分享一下個人想法。


先從兩套中比較小套的《Phase 4 Stereo》開始,這套40張CDs有各自的紙封套,並不是硬紙,而且紙的磅數有點薄,提醒你長期反覆取出、放入,要小心紙套破損。封面圖像與當年的LP相同,雖然印刷飽和度較差,但這並不影響我內心燃起的思古幽情,回想起自己大學時代及剛當音樂編輯時,有不少張Decca LP就是在這裡看到。


當然,我也不免唏噓,儘管時代在進步,但有些美好經典似乎也就跟著走入歷史,像是LP的美聲、發燒錄音的堅持,似乎都一年年地流逝,當然心中也為自己搶下了一套《Phase 4 Stereo—-Concert Series》而竊喜。


封底也跟當年LP一樣有曲目與樂曲解說,只是樂曲解說的字非常小、也略模糊,有興趣閱讀的人就算沒有老花眼,應該也需要放大鏡,更何況會買這套碟的人,我想超過八成跟我一樣有老花眼,所以它是紀念性遠高於實用性的。


一本厚達124頁的Booklet,也是聆賞這套CD的重點指引所在,清晰的編號與編排,也替整套唱片的質感加分不少。40張CDs之外還有一張Bonus CD,名叫Battle Stereo可以說是發燒友的新玩具。


當然這套唱片最珍貴的,還是許多絕版已久的演出與音樂,裡頭可說是爽片如雲。《Phase 4 Stereo》有四大指揮,杜拉第、費德勒、史托考夫斯基、以及史丹利布雷克,他們各具風格,在那個講究立體聲、發燒環繞的年代,展現了「高傳真Hi Fidelity」的特質。


所以,40張唱片中我建議第一輪先聽史丹利布雷克的哈查都量、蓋西文《作品選》、《舞曲集》、《奇想曲》等。還有杜拉第的德弗札克《第九號交響曲》、卡爾奧夫《布蘭詩歌》、普羅高菲夫《彼得與狼》等。以及費德勒《管弦安可曲》、小約翰史特勞斯《圓舞曲》、柴可夫斯基《胡桃鉗》等。


再加上史托考夫斯基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白遼士《幻想交響曲》、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天方夜譚》、維瓦第《四季》、華格納《指環序曲》、巴哈《管弦改編》、柴可夫斯基《1812》、《第五號交響曲》、《睡美人》、《天鵝湖》等等。


另外還有幾張我個人很驚豔的收錄,像是萊因斯朵夫跟皇家愛樂的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孟許的《卡門》及《阿萊城姑娘》組曲,亨利路易斯的歌劇《卡門》選曲,孟許還錄有雷史畢基、奧芬巴哈的作品。而女鋼琴Ilana Vered彈奏的《黃河》鋼琴協奏曲無論封面設計或音樂詮釋,都可圈可點。


在智能手機、網路音樂當道的年代,還能搶下一套Phase 4 Stereo,可以說是2015年送給自己最發燒的禮物。


再談另外一套較大套的《Decca Wiener Philharmoniker》的The Orchestral Edition,64CDs都是以典雅大氣的黑色燙金的紙製套呈現,正面有CD編號、演出者、曲目,背面則有曲目軌數與時間。


一樣先查看CD65是Bonus,裡頭收錄哈查都量自己指揮自己的《第二號交響曲》,還有德國作曲家Kurt Leimer自己彈奏鋼琴,搭配指揮Robert Wagner演出自己的《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實際聆聽,音效還是相當好,儘管轉到itunes依然清晰,Decca Sound到了這樣平價的再版套裝上,依然展現金碧輝煌的音效感。


近200頁的Booklet就像一本聖經,每張當年LP封面都收錄在Booklet中,有不少當年是兩張LP如今合錄在一張CD上,讓消費者荷包更經濟。據說2015年維也納愛樂有台灣行計畫,不知道會不會到香港演出?不過,如果你想等到那時候才來應景買這套唱片,恐怕存貨早已銷售。


再分享幾張我當時最想第一時間拆開套裝聽的音樂。CD4,1966年伯恩斯坦指揮兼彈鋼琴,演出莫札特《第15號鋼琴協奏曲》、《36號交響曲》,伯恩斯坦流暢及迷人的彈性速度,配上維也納端莊的語法,堪稱絕配。


CD39,1971年祖賓梅塔指揮Franz Scjmidt《第四號交響曲》,精準的合奏、豐富的音色,儘管曲目冷門但依然能打動人心。CD43,1960至61年卡拉揚的亞當芭蕾《吉賽爾》,卡拉揚就是卡拉揚,不管是在EMI跟愛樂管弦、在Decca跟維也納,或是之後在DG跟柏林,他的凝聚管弦利、流暢的語法,就像披上的魔法斗篷巫師,讓音符都灑上了油光與金粉。


CD44,1957年、1960年肯納帕茲布許指揮《維也納假期》,這位擅長華格納、布魯克納的管弦硬漢,也有他溫情的一面,儘管音樂聽起來有種大象跳舞的違和感,卻的確令我感受到獨樹一格的維也納風。


相較之下,CD46,在1968年、1970至73年由新年音樂會經驗豐富的鮑斯考夫斯基指揮《老維也納序曲》就順暢許多,也是許多人心目中維也納節奏的典型,不過收錄曲目與新年音樂會有頗大出入,是維也納曲目的新嘗試。


五十年代Decca崛起之後,蕭提、卡拉揚、伯恩斯坦一直是旗下三巨頭,尤其是蕭提跟Decca關係匪淺,CD58,1977至78年蕭提的理查史特勞斯《英雄生涯》就是張不容錯過的經典。另外,貝多芬的作品也是維也納愛樂的核心,套裝中經典演詮不少。


維也納愛樂是個曲目廣泛的樂團,它可以詮釋厚重深邃的布魯克納,也能瞬間轉換到輕薄華麗的史特勞斯家族圓舞曲,當今世界樂團依然難出其右。之後,庫貝利克、克爾提斯、杜南伊、馬捷爾、梅塔、阿巴多、馬克拉斯這些指揮,當時被維也納愛樂稱為「新世代」,不過如今他們每個人早已都是一方之霸了。CD62,1997年夏伊指揮楊納捷克《慶典彌撒》(Glagolitic Mass,格拉高利彌撒),顯示維也納愛樂對拓展新曲目也不遺餘力。


至於我沒有分享的唱片並非不精彩,這套大盒裝裡頭可說絕無俗品,上述提及的唱片只是入手後第一時間想聽的,因為它們是「當年我們一起錯過的LP唱片」。


再次強調:Booklet專文也相當精彩,英文、德文、日文對照,也許找一天好好讀完再跟大家分享心得。包括了Decca古典部總監Paul Moseley的前言《Decca and Vienna》;維也納愛樂歷史檔案部的Silvia Kargl寫的《Decca and the Philharmonic》;唱片製作人John Culshaw寫的《125 Years of the VPO》則是早在1967年4月就刊登於《留聲機雜誌》;另一位製作人Christopher Raeburn為了維也納愛樂150周年寫了《The Vienna Philharmonic—Forty Years Exclusive with Decca》刊登於1992年;還有一位得獎無數的製作人Erik Smith則寫了《Recording with the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最後則是Paul Moseley跟Raymond McGill合寫的《Decca in Vienna》。


而這些創造Decca Sound的錄音高手,在當時有個暱稱「Decca Boys」,從Booklet最後一頁他們穿著橫條紋連身泳裝的大合照,幽默地替這套超級維也納愛樂錄音經典,劃下輕鬆詼諧的句點,也提醒了我們要好好地享受音樂。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