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盧芹齋傳》

文/耿一偉


我不相信有幾個讀者會知道盧芹齋是誰,除非他跟曹興誠一樣,都是古文物的收藏家,他才有可能在同好間,聽聞過這個名字。但這並不代表盧芹齋的故事不值得一讀,實際上反而是引人入勝,我像讀金庸小說一般,徹夜讀完這本傳記。


作為二十世紀上半葉最重要的中國古董商,盧芹齋全盛時期,在巴黎與紐約都有分店,他娶了法國太太,有三個女兒,往來無白丁,洛克菲勒家族、大英博物館、法國國家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都是他的客戶。但實際上,他原本只是個出身自浙江北部小農村的孤兒,到大戶人家當長工。1902年他的主人張煥文外派清朝駐法國公使商務參贊一職,他也隨行前往,從此改變一生際遇。動作勤快的盧芹齋,因為主人偏愛古玩,在巴黎開設古董店。他察言觀色,邊做邊學,慢慢地掌握了這一行的know how。當主人因為辛亥革命而返回協助孫中山時,他則留在巴黎,另開門戶,一腳踏入古文物的世界,直到1956年過世於巴黎。


如果讀者透過google地圖查的庫爾塞樂街48號的地址(48 Rue de Courcelles Paris 8),會看到他在巴黎第8區與17區交界的「彤閣」(Pagoda),這棟建於1926年的中國寶塔式建築,在巴黎可謂一大奇景,讀者也可藉此想像,當年盧芹齋的財力有多麼雄厚,才能巴黎蓋一座他可以炫耀地位的皇宮(彤閣造價當年為800萬法郎,等於現在450萬歐元左右)。這棟建築蓋好後,對比周遭典型巴黎公寓大樓,顯得很突兀,當年也引來居民抗議。可是到七零年代傳出此屋要拆遷時,附近居民又起身聯手保護它。


傳記的特殊之處,在於傳主的傳奇際遇,在於故事化的人生。我喜歡猶太裔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觀點:「任何無法通過故事講述出來的生命都是不值得思考的。」如果盧芹齋只是靠著賣古董致富,那他的後半生就很平淡。任何有野心的商人,勢必有冒險家的性格,我覺得《盧芹齋傳》在描述傳主一生的主軸底下,有四條次要情節在交織,這樣複雜的敘事,也導致這本書讀起來特別過癮。


首先是浪漫的愛情:盧芹齋長得英挺,成了古董商後更是重視打扮,到巴黎名店訂製西裝,於社交場合遊刃有餘。他的法國妻子,實際上是他情人的女兒。當初是為了不讓盧芹齋離開,又不願意得罪舊情人的情況下,為了維持關係,後來成為岳母的奧爾佳,將年僅15歲的女兒嫁給盧芹齋。光是這條兒女情長的副線,就已經足夠讓《盧芹齋傳》改編成肥皂劇了。



第二是商務之道:在二十世紀上半葉,要能周旋紐約、巴黎這兩大都市,如何開拓市場,取得先機,經營顧客關係,對一個中國人來說,並非易事。雖然文物買賣看似特殊,但許多原則還是共通的。盧芹齋拿出中國人在海外的生存本領,讓客戶從信任到信賴到依賴,一方面積極經營品牌與商譽,一方面積極打入西方社交生活。他年年在彤閣舉辦大型宴會,法國太太與女兒們則充當招待,世界各大博物館館長、公爵貴族、商務名流等,在此把酒言歡,笑談古今文物藝術。


第三是文物買賣的倫理:從清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是中國處於歷史的大動盪,許多國寶文物都不斷外流,為了維持他在巴黎與紐約的供應充足,盧芹齋不但透過公開管道徵收文物,也同樣策動一些走私與偽造活動。到了1950年代初期,在西方被當作中國藝術代言與推廣人的盧芹齋,則被中共視為賣國賊。但也有另一種說法為盧芹齋辯護,畢竟這些文物留在中國,大概就會毀於文化大革命了。


《盧芹齋傳》的故事畢竟橫跨東西,有很多田野資料、多種語言與古文物專業知識的需求,幸好作為法國漢學家與佳士拍賣副總裁的羅拉(Geraldine Lenain),完全可以勝任這項需求。但我覺得最難得是,是她盡到傳記文學最重要的倫理守則,就是不掩蓋事實,對於敏感的文物盜賣問題,她沒有用任何一種既定立場去批判或辯護,而是呈現各種對立觀點,引導讀者自己去思考。


文物收藏是很專業的領域,不是一般市井小民玩得起的休閒娛樂。但古物本身卻牽涉到一個民族的自我認同,這也就是《盧芹齋傳》值得一讀的原因。


一個人的故事,卻說了一個時代的悲哀。



作者:羅拉(Géraldine Lenain)

出版社:新世紀出版社

出版月份:2013年10月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