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樊婉貞
翻譯/ 何舒曦
衛報報導:一場近年來罕見的暴風18日席捲歐洲中西部地區,導致至少24人喪生,並嚴重影響了交通運營…。
高達每小時140公里的風速,我們被迫與大家一起在大樓的廊蔭裡停留,那帶著高帽、撐把雨傘,在寒風中佝僂著前進,以為只會在曼徹斯特畫家羅威(Laurence Stephen Lowry 1887-1976)[1]的畫作裡找到的曼城人,全都滿街跑。
曼徹斯特是英國工業革命的故鄉。二十世紀始,曼徹斯特向以紡織為工業中心的結構發生變化,機械、電子、化學、煉油、食品加工、玻璃塑膠等各自繁榮發展,而快速興建的購物、娛樂和商業中心,以及完美的高速公路網路及最新改建的鐵路系統,使從任何地方到達曼徹斯特都非常容易。然而,當你興趣勃勃的在在這歐洲第三大的唐人街用餐,悠閒在波希米亞風味的北區時尚酒吧、時裝店穿梭,或是想見識一下同志村我行我素的瀟灑態度。其實最好用的還是那十一路公車—雙腳。
我很喜歡旅行,就像是清掃屋子一樣,先將無用的東西放在閣樓,煥然一新後可以再出發。無用的東西其實常常就是困擾在腦裡的瑣事,將它擱一擱、曬一曬,反而留有後用。但若不想辦法清理它,事情還是每日循環揮之不去,久了會發霉、效率低,還有令人沮喪的恐懼感。一趟七天的旅行回來,發現世界沒有你也不會停止、公司沒有你也不會結束。
但請千萬不要進行太有目的的旅行,像是計劃一天參觀十個景點、三天看完一百多個國家參展的雙年展。選擇一條路徑,沿著路上的風光隨興而行,城市的建築、當地文化的觀察,都是看不完的風景讓你不會空手而歸。
沿著藝術的街
唐人街(Chinatown)…
被夏洛特街(Charlotte St)、波特蘭街(Portland)、牛津街(Oxford St) 和莫斯利街(Mosley St)包圍的這個區域就是曼徹斯特的唐人街,是英國最大的唐人街,亦是英國北部地區最集中的華人社區。唐人街是70年代重新開發該地區的棉花倉庫時逐漸形成的。每當星期天,這裡的超市、中藥店和餐館異常的熱鬧,中國春節的舞獅表演是曼徹斯特每年一度的盛大節目。
沃登藝術與工藝品中心(Worden Arts and Crafts Centre)
想要想像一下石硤尾賽馬會創意中心的未來景況嗎?可能很不一樣。這所工藝品中心有兩層樓高,容納大約不到三十間的工作室,還有一間休憩的咖啡店。你可以在這兒找到手工銀器、飾品及攝影作品。在這兒工作的工匠們,在遊客面前示範純熟的技巧,看了都會心動的想要買一件。
Chinese Arts Centre
成立於1986年的Chinese Arts Centre由一群中國藝術家發起設立。2003年獲英國藝術發展局贊助,是它成為中國文化在英國展示及發展的平台。許多知名的華人藝術家都在此發表過。如Gordon Cheung現在已經非常知名,香港藝術家林東鵬(Lam Tung Pan)以及現在展出的華裔加拿大籍藝術家Helen Tam。Helen為此次駐村的藝術家,居住在閣樓與工作室相連的空間,創作之餘便是走入社區,幫當地對「中國文化」有好感的西方人佈置一個典雅的中國「家」。
Northern Town
曼徹斯特的繁盛得益於其發達的旅遊和商業系統,但這並不意味著昂貴的價格!在這裏你既可以在街邊市場選購本地的手工藝品,也可以在現代化的購物中心買到名牌服飾:看看精美的手工上色的器皿、老船員風格的家居用品、或者小杯子以及食具;下一季流行色的手工紡織品、剛剛完工的機織品;同時,你也可以嘗嘗當地的美食。
唐人街的大門是一座古蹟,每一個到這裡的人們都不會忽略那精雕細琢的圖騰
沃登藝術與工藝品中心Worden Arts and Crafts Centre
沃登藝術與工藝品中心Worden Arts and Crafts Centre
在北區,古董唱片店及二手店琳瑯滿目的懷舊事物,讓你彷彿回到七十年代。
北區,是著名的設計及二手精品區,你可以在這兒發現許多有趣的商店。
二手服飾店就位於唱片舖的樓上,連店主都愛理不理任你自己挑選。
曼徹斯特,建立英國工業重要的發展史;愛爾蘭共和軍(IRA)的恐怖襲擊,反倒使曼城也成為城市重建的典範(甚至有人說是歐洲城市重建的典範)。
沿著重建的道路
阿戴爾中心(Arndale Centre)
一九九六年愛爾蘭共和軍(IRA)挑選了曼徹斯特最醜陋的建築阿戴爾中心(Arndale Centre) 作為爆炸目標,從此曼城景觀改觀。早在五六十年代,曼城的人們就認為阿戴爾中心是城市規劃失誤的經典案例,它推倒了特色小巷、商店和建築,修建了被喻為有如經野獸派藝術改造過的廁所—一棟超大型、毫無活力的阿戴爾購物中心。1996年爆炸事件發生,正正炸爛阿戴爾中心一區,包括穀物交易所、皇家交易所、隆裡奇大廈(Longridge House)和原來的馬沙大廈(Marks & Spencer)。
重建工作在恐怖活動結束後進行的如火如荼,全世界最大的馬沙大廈取代了原來的大樓,皇家交易所和穀物交易所已整修一新,兩間具有歷史價值的酒吧被重新安置到了大教堂旁的新夏波斯廣場(Shambles Square)。大教堂和聖安妮廣場(St Anne's Square)改為了步行區。2002年,以展示當代及城市文化為重點的藝術中心—阿比斯博物館(Urbis Museum)創建,與大教堂比鄰而居,西夏波斯區還開了一間Harvey Nicholes分店。
亞伯特廣場(Albert Square)
當我們經過亞伯特廣場(Albert Square)的市政廳(Town Hall)時,一首圓舞曲正在進行。華爾滋的圓舞步不曾是香港市民的社交習慣,要在大會堂揚起粵曲的小調,或者也非執政者管理的方針。
亞伯特廣場(Albert Square)是城市心臟地帶,位於丁斯蓋特(Deansgate St)和莫斯利大街( Mosley St)之間,為了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亞伯特而命名。廣場南面有聖彼得廣場(St Peter's Square)和它的圓形圖書館,旁邊的自由工會會所就是1819年彼得羅屠殺(Peterloo massacre)發生的地方,現在已經改建成酒店。
阿比斯博物館(Urbis Museum)
坐落在大教堂旁的阿比斯博物館,是一棟獨立的多元性藝術中心;它建築在草地旁的三角空間;玻璃帷幕的設計使其成為該區最當代的建築範本。三層展區以樓梯及纜車貫穿,你可以搭乘纜車聽服務人員介紹最新的展覽資訊;寬敞的視聽教育區,與曼城電視台(Manchester Television, MV)分享一樓空間,相連的咖啡廊及兩間租借用的商業會議室,還不時舉辦週末派對,邀請出名的DJ及樂手來此助興,充分表現英國提倡「創業」與「工業」共存的生態,積極實現博物館自我營生的理想。
新夏波斯廣場的酒吧
剛好遇到主教堂今晚有聖徒聚會,聖音團正在練習。
聖安妮廣場(St Anne's Square)
阿比斯博物館的外觀。
回歸十年後的香港,我們談的已經不僅是身分,還有集體回憶。
2006年1月,我隨五位受邀到阿比斯博物館(Urbis Museum)展出的香港藝術家來到曼徹斯特,展覽主題「Arrivals and Departures: New Art Perspectives of Hong Kong」,邀請十位藝術家(其中五位是居住在英國的華人)藉著不同城市成長的背景,尋找香港文化及身分。
重新審視香港的身分問題是回歸前香港藝術家熱衷的議題。然而回歸後,五位站在自己土地的香港藝術家,對已經驗明正身的「身分」逐漸習慣。再關心的,就是與切膚之痛相關的民生、社會與政治問題。這種「異同性」自然形成一個討論的空間,與早已脫離香港、不再擁有中國人身分的英籍華人有強烈的對比。
沿著香港的路跡
Arrivals and Departures: New Art Perspectives of Hong Kong
我的香港
曾經在灣仔集成中心集成展廊 (A-Link)策劃過《整整一條利東街》展覽的民間博物館組織,此次受邀與英籍華人雙策展人Sally Lai和Yuen Fong Ling(亦是其中一位藝術家)合作,透過不同的「眼」去觀看香港。
「民間博物館計劃」一直積極的推廣社區保護計劃,其中兩位成員蕭競聰(Siu King Chung)及陳沛浩(Howard Chan)身為策展人及展出團體等雙重身分,《整整一條利東街》利用特殊的攝影手法和電腦技術,把完整一條街的建築面貌和商舖/住宅景觀呈現出來的,重現街道的原始生態。雖然「民間博物館計劃」相信展覽或相關公共計劃可以不成立「硬件」的博物館,而在社群環境中靈活呈現,然「不在博物館內」意念中製造的物件,它的「原型」及「粗糙」並沒有經過美學的思考及爭辯,也沒有活力的元素(街道及街坊),一旦真正搬進美術館,彷彿是一塊沒有生命的畫布。好在,現場募集觀眾買一塊香港的房地產回去,一個店舖捐贈二十鎊,一個樓上住家則只要五鎊,現場觀眾反應熱烈,積極去比對自己買的是哪一塊就快拆的財產,興奮之情為展覽帶出了彌補的活力。
香港藝術家以「身分」作為雙眼回看香港,梁美萍以深圳複製畫重鎮—大芬村的外銷畫工業作議題,自己以專業藝術家身分親自北上學畫,才發現對「行畫」是如此的不專業。香港政府一直推行「創業工業」的概念,更有人將大芬村的成功當作是典範。然而,行畫的暢行對真正藝術市場的衝擊,以及創意的貶低,反倒是一種嘲諷。
我印象的香港
不約而同地,英國藝術家同時有兩位錄像藝術家(Yuen Fong Ling、Mayling To)作了口述歷史的紀錄。「香港」很明顯地,是他們記憶中的黃河,一個孕育自己父母成長,最後卻選擇離開的地方。英國藝術發展局足夠的資金,使藝術家有機會回到自己出生後從沒回去過的故鄉,作了一個田野調查。記憶中的土地、記憶中的人們,開始使他們了解原來移民不是一個逃離,原來可以是另一種「殖民」、一種實現全球化的行為之旅。
藝術家Anthony Key統計英國所有開設「Take-away」的華人餐館,在大大的一張英國地圖上標示了每一個佔領城市的餐館主人名字,這是根據政府統計資料出現的最準確的證據,城市裡插滿了花牌似的紅旗,倫敦與曼徹斯特果然是華人之都。英國百年來統治香港的政治、經濟與思想;但同時,華人的食物及克難精神殖民了英國大片土地,各自有各自的霸業。
整體來說,一個從離家很久的遊子敘述著回憶香港的故事,一個身同感受有著強烈歸屬感的香港人眼中的城市。策展的意念符合、統一及展品素質平衡。始終遺憾的是,為什麼香港總是沒有真正獨立的策展人。
《Arrivals and Departures: New Art Perspectives of Hong Kong》
18 January to 11 March
香港藝術家HK artist: Leung Mee-ping梁美萍、Pak Sheung-chuen白雙全、Stella So、Tam Wai-ping譚偉平、Community Museum Project民間博物館計劃
英國藝術家UK artists: Gordon Cheung、Yuen Fong Ling、Kwong Lee、Anthony Key、Mayling To
參考網站:www.urbis.org.hk
Anthony Key作品,每張紅紙都標示了一個華人餐館主人的名字
十位藝術家,十種看香港的方式。
參展藝術家合照
展覽佈置現場
藝術家梁美萍以深圳大芬村的外銷畫工業作議題
查普曼兄弟的《給惡人的惡藝術》
Jake and Dinos Chapman’s Bad Arts for bad people
我撘著英國國鐵的火車來到了利物浦,為的是一探盛名已久的泰德美術館。利物浦Liverpool,六十分鐘的車程,坐到一等艙由曼徹斯特出發的貴賓車廂享受裡,我還在利物浦看了個好藝術。
來自英國的查普曼兄弟(Jake and Dinos Chapman)是對非常怪雞的藝術家兄弟,他們揚名於九十年代初,是屬於評論家稱之為「年輕英國藝術家」(Young British Artists, YBAs[2])的一群。查普曼兄弟1996年於倫敦舉辦的「查普曼世界」展覽,用怪誕的手法將兒童造型的模型進行變形,暴力的扭曲各種敏感的姿勢,切肢變形的駁接一起。他們像是以低下階層的粗言穢語與身體暴力,辱罵人類存在的各種暴行與戰爭,展覽在當時引起當代藝術學會極大的爭議。
2006年12月15日至2007年3月4日在利物浦泰德美術館展出的新系列作品《給惡人的惡藝術》,查普曼兄弟再度發揮「恐怖美學」的天份,挑戰身體、殖民與消費的話題。展覽分為七個展廳,他先把自己的會考考試成績展示出來,以懷疑的態度質詢美術會考的僵化與迂腐,然後裁定自己是「壞的藝術(Bad Arts)」,但是會考卻拿到好分。這樣來說,豈不是告知我們,我們也是愚蠢的觀眾,大家認為好的作品就是好?可也不是?
查普曼兄弟對手工藝(Craftmanship)的重視盡顯在他的模型作品裡。他在第二個廳向西班牙藝術家哥雅致敬,也同時討論拿破崙當時攻打西班牙時,對當時的社會發展造成多少的愚蠢與傷害;回到第四廳他們開始討論原始的世界裡,人們如何開始為生存而戰而學習搶食及攻擊;然而經過人類的進化,物質世界的滿足及對慾望的爭戰,人們為了政治、錢財或是霸權主義的利益,竟然回復到原始人世代,繼續爭戰。他最有趣的作品是以麥當勞為世界霸權的象徵,控訴其掠奪全世界的利益、剝削勞工;而它僅僅靠著輸入毫無健康、不需有機生產的食物,就可以讓人們卻對這種托拉斯資本主義的侵蝕毫無抗拒能力。
他一向嘲笑慣了。所以對於當代藝術的歷史與現代主義論,認為全都是自異域文化、誤解與從早期藝術理論「消化」而來的。因此「查普曼家族」收藏,有一系列對反諷普普藝術圖騰及當代藝術符號的藝術品精藏。
泰德美術館由一個船塢區的舊貨倉改建,當時經商的船隻還可以在內港的停泊區看到。泰德美術館一向以精簡的陳述及具導覽性質的策劃而聞名。你即使不用太知道當代藝術,進了泰德一樣可以體會到藝術的力量。
從泰德利物浦望出去的海港景色
泰德利物浦
査普曼兄弟的家庭收藏系列Jake and Dinos Chapman, The Chapman Family Collection 2002
査普曼兄弟的作品Jake and Dinos Chapman Hell Sixty Five Million Years BC 2004-2005
査普曼兄弟的的作品Jake and Dinos Chapman, A piece of site-specific performance based body art in oil, canvas and wood (dimensions variable), 2006
[1] 羅威(Laurence Stephen Lowry 1887-1976),為英國廿世紀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他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對都市環境與工業景象的掌握。羅威生於英國工業化先趨城市-曼徹斯特,其畫作是可說是一種對所居環境的旁觀反映與關懷,他曾這樣說明自己的風格:將工業化的景象放置於藝術家地圖上。 [2] YBAs, Young British Artists 八零年代末期英國的當代藝術起了巨大的波蘭。在倫敦東邊的Docklands,一群年輕藝術家如赫斯特(Damien Hirst)策劃了《Freeze》展覽,創作內容與主題充滿聳動,姿態狂妄直接挑戰保守英國人的道德價值觀。然沒想到這個被商業畫廊棄之如敝屣的展覽卻受到外界超乎預期的關注,所有作品幾乎被沙奇畫廊(Saatchi Gallery)收藏,英國新藝術的發展自此誕生。評論家統稱這批1960年代出生的藝術家為YBAs(Young British Artists)。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