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五月十日揭開序幕的第十四屆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以知名攝影家張照堂的《紀念.陳達》與《王船祭典》作為開幕片選。未知是否感召於藝術家的生命短暫,張照堂於2024年4月2日去世,未來得及看到自己於八零年代拍攝的紀錄片於半個世紀後再次上映,實屬遺憾。張照堂的創作領域橫跨電視、電影、紀錄片等,曾獲頒國家文藝獎、行政院文化獎、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及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傑出貢獻獎。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xyz/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紀念.陳達》,不以傳統時序紀錄,卻將人物象徵完整保留下來
在《紀念.陳達》中,張照堂為臺灣的月琴民謠家陳達,拍攝了一系列照片,包括靜態與動態影像穿插。此片橫縱了一九七二年的屏東恆春與一九七七年在台北稻草人西餐廳,陳達總會興致來起時的唸唱與即興,多少帶有些愁鄉語氣,勸世字詞含糊於其中,風土的景色輪轉在曲調間。
張照堂一貫的風格,將草根人民的面容與輪廓重重拼貼而出,觀影者直觀地藉由畫面,認識到輪廓背後的故事。有時,我甚至認為,紀錄片無需言語,人們便能從現實中再度迎來現實,它將平常事物聚焦,達到再次凝視的效果。彷彿是召喚,也許更多如此流動的意識是讓人的「渺小」被引往更具歷史性的重要時刻。
片裡,陳達並不是以傳統時序(如何出生、如何離世等等)被介紹或者記錄,人物的特定行動受到攝影家的揀選,在陳達多次背起月琴,蹺腳彈琴,眉頭緊皺閉眼吟唱時,人物在畫面的象徵則被完整保留下來。
我們熟聽他唱的〈思想起〉,不過少有機會可以窺見他的模樣。影片、照片轉化出一個人的故事,陳達重複再重複的旋律,猶如記憶點,或者記憶本身。人消逝了,卻也經受時間的保存。
| 《王船祭典》場景被刻意地以不連貫的剪輯再次打破對於民俗的想像
同樣為一九七〇年代的《王船祭典》,側寫拍攝下台南蘇厝村燒王船的過程,本片並無收錄現場的聲音,反而採用了音樂家麥克.歐菲爾德(Mike Oldfield)的前衛搖滾民謠〈Ommadawn〉作為配樂。
畫面更迭快速,交錯著只有行動本質的發展。影片的開始先是拍下幾幅村民的照片,有的被特別放大神情,因為祭典的隱晦性,民眾多數是嚴肅行事,拿著金紙、備好牲畜的祭拜,線香的菸在空氣中暈染開,場景被刻意地以不連貫的剪輯再次打破對於民俗的想像。當神靈附體,乩童搖晃身子像翩翩起舞,每個動作似乎都不再需要強烈地賦予意義,王船出現在眾人面前,金光閃閃、被華麗地點綴、裝飾著,而在祭典過程中,它被村民高高抬起,走過草路,有些人手持掃帚,有些則是拿著神明的法器。
王船在民間傳說為王爺(瘟神)所乘,信眾搭建木造的船身,迎請王爺到來,王船所經之處都被民眾團團包圍,沿著它前進、持香拜拜,短暫遊行中,船隻將被人們慢慢送往海邊,在沙地上將其焚燒,象徵著疾病的遠去以及去除霉運。在音樂不間斷,影像多重構圖、分離又再回到線性時間上,這種蒙太奇感締造著神聖性,信仰的複雜是關於外在世界,王船於其中,它強化了信徒的狂喜,而這正是完全唯心主觀的單純,儀式唯一的神秘,正是來自群眾的一心嚮往。
以上兩部張照堂的紀錄片相當乾淨,直截集中在人物的生命思考,不只是為了一股形象的表達。給予觀影者的反思,更像是鼓勵睜大雙眼,細細體會,如此,這得以是詩意的時刻。
2024 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開幕合影,(左起)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副執行長陳德齡、執行長李智仁、董事長褚明仁、TIDF策展人林木材
TIDF張照堂《紀念.陳達》+《王船祭典》|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觀影日期 | 2024年5月10日及5月19日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資訊投稿 |editorial@artmap.com.hk
@artmap_artplus
@ampost_artmap
@artplus_plu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