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電影正上映 | 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 | 劇透淺析:探問人生真相


希臘導演#Yorgos Lanthimos的電影《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無論燈光用色、鏡頭運用、佈景道具、人物形象、配樂聲效、符號象徵,皆讓觀眾目不暇給,充滿驚喜,成功探討人之為人的覺悟。筆者嘗試參考《先讓英雄救貓咪》作者史萊德(#Blake Snyder)的故事架構,整理《可憐的東西》故事。

 

《#可憐的東西》甫一開幕,即見女人(#Emma Stone飾)投河自盡,Poor Things標題伴着水聲展開。鏡頭一轉,Bella Baxter(Emma Stone飾)以嬰兒的姿態亂彈鋼琴,Godwin Baxter(Willem Dafoe飾)凝視。緊接着二人在餐桌前用餐,Bella不用餐具而用手食,又吐出食物,Godwin卻沒有阻止或教導,只在用餐完畢後,親吻Bella額頭,隨即離開。Bella一路追上Godwin,呼喚「爸爸」。

 

短短幾個鏡頭,強烈的懸疑感。跳河的女人與嬰兒姿態般的Bella到底有甚麼關係?為何一個成熟模樣的身軀會行動如嬰兒?特殊鏡頭運用,觀眾在開場時就需要投入一個怪異的電影世界,準備接受異於常理的故事。



 | 劇透淺析:探問人生真相,她是誰?

 

Bella是誰?從Bella自身出發,同一個問題可翻譯成「我是誰?」Bella也總喜歡在睡前故事時間問Max:我從哪裏來?帶着「我是誰?」的疑問,觀眾開始意識到主角欠缺對真實世界的認知(從Godwin和Max的角度來看,就是欠缺腦袋與身體協調、語言、社會禮儀。

 

Godwin從醫學院帶來學生Max McCandles(#Ramy Youssef飾)作研究助手。在Max面前,這是Bella與Max的初次見面。,Bella開始展現生性殘暴的一面。當她見Godwin解剖屍體並表達「Bella want cut too」,她樂於把刀捅入屍體頭顱,只求快感,不求知識。Bella在實驗室裏展現過生性殘暴的一面。

 

Godwin與Max對Bella的保護,反讓Bella因為好奇心開展了奇幻旅程。一次衝動之下,Bella爬出窗外,站在屋頂看世界。Max想勸阻Bella,說「我們不被允許這樣做(I dont think we are allowed up here.)」,但當Bella看到屋外的世界,她的好奇心就把屋內世界美好的模樣粉碎,觸發她決心要出外探索,闖蕩世界。

 

| 天人交戰


接下來的章節,Bella極力掙脫Godwin與Max對她自由的枷鎖。她為了爭取外出,鬧情緒大喊:「一定要出去!(God, outside, must go!)」;她無意間發現自慰帶來的身體愉悅,卻被Max警告在禮貌的社會不可自慰,於是就偷偷地候。諸多限制令Bella探索外界的慾望不減反增。與此同時,觀眾會跟Max一同得知Bella的來歷:原來是Godwin的一個實驗品。而Max不但沒有向Bella說出真相,更進一步妥協,向Bella求婚,去完成Godwin的計劃。在此,Godwin輕輕地點出,人類本來就充滿性慾而毫無道德觀念(Men’s, indeed all sexuality, is basically amoral.)。

 

不過,籠牢始終囚禁不住嚮往自由的鳥。機緣巧合之下,Bella遇上Duncan Wedderburn(#Mark Ruffalo飾),讓她知道身體的誘惑有機會實現,亦決心隨Duncan前往里斯本遊歷。有趣的是,Bella在私奔之前,特意告知Godwin。她清晰地表達Godwin對她看管太嚴(You hold Bella too tight.),並請求諒解讓她安心踏上旅程(Kiss me and set me forth. If you do not, Bella’s insides turn rotten with hate.)。這些在Godwin計劃以外的事情,都體現Bella開始擺脫實驗品的身份,開始尋找自我。在Bella離開之後,Godwin又輕輕地向Max說,她有自由意志(She is being of free will. )。

 

| 第二幕開始


Bella的旅程在里斯本展開。無人看管之下,不但享受無止境的性愛,更可自由自在地探索花花世界。五感的衝擊更令Bella放肆:不節制地吃生蠔、蛋撻;四處張望城市景色、人來人往的景象;聽到悅耳的歌聲,又不乏爭吵聲。對於首次獨遊的經驗,Bella總結她看到美好的事和暴力(I have adventured it and found nothing but sugar and violence.)。及後在宴會廳的「失禮」行為、到酒吧自行探索,雖然傷及Duncan的控制佔有慾,卻正正她體現Bella不願被束縛的心與無窮的求知慾(Bella so much to discover.)。只可惜Duncan恨不得把Bella囚禁在他身邊,把她帶上郵輪,亦為Bella的旅程展開新一頁。值得一提的是,剛剛登上郵輪的Bella撞見一個船員殺生,對應於早前生性殘暴的一面,卻沒有如嬰兒時期般獲得快樂,可見Bella開始建立起道德觀念,或者用儒家的說法,動了惻隱之心。



| 副線


在郵輪上,Bella遇上Martha和Harry,可以說是她首次主動認識的朋友,亦都展開了她思想上的新一章。因着Martha和Harry的睿智,Bella開始了解到在身體愉悅以外,還有精神上的追求。尤其當Martha點出,年紀增長令她關注自己的精神多於性愛帶來的快感(As the years pass what is between my ears is my main concern, that between my legs less so.),大概是Bella人生首次認識到一位女性的榜樣,或是投射。

 

| 玩樂時光


遇上Martha和Harry之後,Bella漸漸釐清自己的世界觀。當她在甲板上閱讀愛默生時,她心懷盼望地附和Martha人皆向善的理想(It is the goal of all to improve, advance, progress and grow.),卻遭到Harry反駁說,人必須承認原始本性不會根除(But this improvement through philosophy is people trying to run away from the fact we are cruel beasts. Born that way, die that way.),遙遙呼應Godwin開初提出,人類本來就毫無道德觀念。這些關於人和社會的爭論,使Bella開始不止關心自身,而是追求普世的真理。

 

| 中間點


因為Bella的思想翻騰,亦熱衷於追求真理,才會迎來故事上最大的轉變:看見世界的實相。在亞歷山大港泊岸後,Harry帶Bella看見死嬰與貧民。而真實的醜陋不只是世界有貧有富,而人無法撼動世界運轉的模式,或者更直白地說,就是叢林法則。正如Harry居高臨下道出,如果對換位置,我們只會做一樣(傷害人)的事去保住性命(We go down there, they’ll quite rightfully rope us, rob us and rape us. And if they were here and we were there we would do the same to them.),可見Harry給Bella看見人類無可救藥的無奈。


 

| 反派的逆襲


及後Bella把Duncan的錢全都捐出去,以致流落巴黎街頭,親身體驗「對世界善良就是對自己殘忍」,亦某程度驗證了Harry所提出的叢林法則。臨別郵輪之前,Harry贈言,要用真相保護自己(Don’t accept the lie, of religion, socialism, capitalism, we are a fucked species. Know it. Hope is smashable. Realism is not. Protect yourself with the truth.),大概就是送給Bella的最後一點溫柔。不過,Bella仍然心存盼望,人人都可以改變。

 

這個章節明顯要讓Bella經歷苦難,磨練意志。帶着頹喪的Duncan,Bella積極求生。她在巴黎成為了妓女,一來因為比常人較少道德規範,二來她的確需要為生計而妥協。妥協的例子,還有在妓院裏每次完事後,無論好壞都規定要說「非常好(Formidable)」。有趣的是,面對劣勢的Bella,在客人面前仍毫不忌諱地提出要改變(As God my father says, it is only the way it is until we discover the new way it is and then that is the way it is until we discover the new way it is and so it goes until the world is no longer flat, electricity lights the night and shoes no longer are tied with ribbons. You see.)。

 

| 一敗塗地


妓院老闆娘Swiney就在此時給Bella上一課。為了使Bella願意為她賺錢,Swiney軟硬兼施地誘導她乖乖工作,同時說出人生在世的智慧:「我們必須體驗一切,不只是好事,還有屈辱、恐懼、哀傷,那樣我們才完整(We must experience everything. Not just the good, but degradation, horror, sadness. This makes us whole.)。」在Bella失去任性的本錢之時,觀眾亦見證Bella走到人生的低谷。



| 黎明前最深的黑暗


此後,Bella在低谷中潛心修行,亦嘗試在既有框架內作出改變。例如要求客人在性愛之前好好地對談;工餘時間去醫學院聽課;拒絕接見Duncan拜訪。自此之後,Bella重新執掌自己的人生,正如她回應Duncan的辱罵說:「我們是自身生產的工具(We are our own means of production.)。」Bella亦認清活在資本主義社會下的悲哀,她向Swiney說,她只是接受讚賞和朱古力(可引伸為獎勵)的機器(We are a machine you feed with compliments and chocolate.)。

 

| 第三幕開始


就在Bella一步一步地主宰自己生命的時候,身上的疤痕提醒了她的身世之謎。隨著Godwin病重的消息傳來,她終於回到倫敦老家,亦回歸最根本的問題:「我是誰?」Bella自建立人的自我意識,再探問甚麼是人,然後問甚麼是社會、人如何立足社會等問題之後,總算儲夠養份,面對這個人生大哉問。

 

| 大結局


Bella從Godwin和Max口中得知真相,解開了身世之謎,亦選擇原諒他們(I am finding being alive fascinating so I will forgive you the act, but always hate the lies and trapping that followed.)。看似已經解開所有謎團,可以活在真相中的Bella,亦主動與Max共偕連理。不過,故事後段還有神來之筆。前夫Alfred Blessignton搶婚,令Bella用最後的段落,把前世的孽債都通通算清。Bella弄清自己前世與Alfred以殘暴為樂,亦知道Alfred囚禁自己的計劃,便反客為主,秉承人人皆可改變的信念,用醫學手法把他整治。



| 結尾


結尾畫面中,Bella與她重視的人,在大宅庭園共敘天倫,享受讀書,努力預備醫學考試。對應於開首的嬰兒姿態,Bella已經戰勝了其他人對她的限制,對世界有確切的認知,這也是身處在「改變後的世界」的模樣,在真實的世界中,實現自我。

 

| 總結


整部電影以怪誕的橋段鋪陳一個完整的成長故事。Bella作為主角,容許觀眾投射出一個急速成長的人如何立身處世。在「我是誰?」這個永無止境的人生問題上,她一步步拆開假象,認清真相,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在這個跌跌撞撞的路途上,慢慢建構出自由意志、同理心、道德觀念等,同時又被提醒着拋開社會加諸自身的束縛,承認作為人的軟弱。這不正是人生在世的難題嗎?特立獨行會惹人側目,服膺社會又會失卻自由;活在虛妄就如虛度光陰,看見真實又可能無力招架。那麼哪可以怎麼辦?可幸的是,Bella正正示範堅守信念的力量,就算面對世界的醜惡,內心仍然相信人皆向善,人人有得救。總括來說,《可憐的東西》用工整而充滿驚喜的故事,向世界宣告人之為人的美善,實屬在是上佳之作。

 

文 | 陳臻亮 (劇場工作者。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主修城市研究。)

圖 | 《可憐的東西》劇照

Opmerkinge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