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跟香港作家看跨地飲食文化

文/蕭欣浩


提起飲食,你會想起甚麼?菜式、廚師?餐具、食肆?飲食當然包括眼裏所見、口中所嚐,但內裏蘊含的豐富文化與意義,又有多少人知道?著名作家兼飲食學人也斯便諳熟箇中道理,不時於創作與研究當中,以飲食為題,探討口腹以外的種種文化現象。新一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的得獎小說《後殖民食物與愛情》,便是也斯以飲食作為線索的作品,寫不同地域的人物、文化,相互交流、觸碰的過程。怕小說的篇幅太長?或是理論太深?那倒不如從散文集《也斯的香港》(香港:三聯書店,2005)開始,簡單選取太平館與皇后餐廳為例,先了解一下香港跨地域的飲食文化。



廣州移植的太平館


於云云各國美食當中,文集有不少篇幅談到西餐,也斯取材的方向與香港的歷史不無關係。香港曾是英國的殖民地,洋人經港口自由進出,帶來各國的口味與烹調技術,間接為西餐建立起紮根的平台。但原來二十世紀初,香港的西餐廳設於大酒店裏面,而且只供應英國菜,加上以招待洋人為主,價錢十分昂貴,不是一般大眾可以負擔得起。後來華資西餐廳愈開愈多,西餐的價錢才慢慢降低,華人有較多機會接觸西餐,西餐才逐漸走入民間。


也斯於散文中提到的太平館,情況也相類似,同樣是由華人來主理西餐。餐廳的創始人徐老高是廣州人,年輕時於洋行的廚房學藝,其後自資經營小販攤檔。徐老高為顧及華人的口味,嘗試以西式煮法搭配中式醬料,混合成現在所講的「豉油西餐」.更從流動小店做到具名號的餐廳。直至二次大戰爆發,當時太平館的掌舵人為逃避戰禍,選擇南來香港發展,太平館才輾轉於香港立足,一直經營至今。


從廣州到香港,太平館連繫着幾十年的歷史淵源,也帶來中西合璧的「豉油西餐」,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瑞士雞翼。瑞士雞翼本來平平無奇,但因一次語言上的誤讀,侍應將「sweet」當成「

Swiss」,從此太平館雞翼入藉瑞士,成為廣為流傳的飲食佳話。除此以外,也斯提到的「金必多湯」也相當有趣,「金必多」音譯來自「comprador」,意即「買辦」,當時「買辦」是華人與洋人之間的溝通橋樑,職務類似現時的經紀、中介人。「金必多湯」的做法是於西式的忌廉湯裏加入中式魚翅,材料的特殊配合,就如也斯所說:「在外國人面前顯示了它的中國性,又在中國人面前炫耀了它的西方面貌。」(頁162)故湯品取名「買辦」,以示「中西兼備」之意。這款中西食材混合烹調的食物,不是正正切合太平館的賣點,甚至是當時香港的文化環境嗎?



南來的俄國「皇后」


《也斯的香港》談到香港西餐的另一個源頭上海,文中舉例的皇后飯店,創始人于永富便是從上海南來香港發展。于永富本是山東人,十三歲到上海,跟俄國廚師學藝,經過十多年的煎炒歲月,習得地道的俄國菜。約1940年,于永富來港,先後做過餐廳師傅,也開過中餐館。直至1952年,于永富才合資開辦皇后飯店,出售撚手的麵包西餅、俄國大菜。


飯店取名「皇后」,並非隨意,而是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當時香港是英國殖民地,以皇帝、皇后最具份量,但最終餐廳取「皇后」而捨「皇帝」。據餐廳股東憶述,「皇帝」落選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當時以皇帝為首、皇后為次,股東們不敢認第一,所以選用「皇后」。其二是,餐廳對面已有一間英皇酒家,股東們或忌諱名號過於接近,故只能退而求其次,取名皇后了。


話說回頭,現時皇后飯店的咸牛脷、羅宋湯,仍算保留傳統的俄式風味,但部份菜色已逐漸傾向港式西餐。食肆的環境、裝潢也變得現代化,皇后飯店經多次搬遷,幾度翻新,昔日的傢俱擺設、刀叉碗碟都已隨時光飛逝,不知所終。皇后飯店的現況,也斯講得最一針見血:「我想除了它的大門,再沒有什麼保留下來了。」(頁163)這正是各國飲食文化來港以後,所要面對本土傳統文化、經營環境的衝擊與挑戰。難怪1994年皇后飯店一度結業之前,大批食客前去親身感受、拍照留念。或者對他們來說,當時的老舖才是真正的緬懷對象,而現時的皇后飯店,或者已變成想像中的懷舊西餐了。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