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藝術節 | 台灣 | 2023南迴藝術季 (PART III) | 文_OZ1019 | 返鄉、在地性的因地制宜

2023南迴藝術季展出了七件委製的新作品,如同此前幾屆,委製絕對不只是委託製作而已,還要求藝術家「因地制宜」、「現地製作」。除了要與在地文化接軌、還要與部落青年協作──這不只是一個以原住民文化作為主體的藝術季的基礎,也是本屆策展團隊在策展論述上與策展方法上,對於「在地性」、對於南迴地帶「返鄉青年」的重視。

(作品名左上) :共棲之所藝術家:Rumen Mihov Dimitrov協作者:林漢卿、周聖賢、林宣宏


(右下) 作品名稱:Qadaw(太陽)藝術家:李蕢至 協作者:Lua Rivera、陳勇昌Kolas Diway、張國耀、林漢卿、周聖賢


無論日光或家屋,除了是象徵,也參與了作品的「造型」


這屆作品裡有不少彼此呼應的「象徵」。比如,「日光」命名了李蕢至以鋼筋、鐵條、以及從溪河至海口拾來的石塊堆疊而成的巨型地景藝術作品;日光也透進了瑪籟‧瑪卡卡如萬(Malay Makakazuwan,林琳)的《陽光下呼吸的家屋》。森川自然工藝聚落的《生根•合力》則結合了陶壺與家屋。


介於山與海之間,山與海的線條


南迴處於淺山地帶、介於山與海之間,山與海的線條,也成為多件作品的造型元素。帶有紀念碑性質的《Qadaw太陽》,捨棄了垂直方尖埤、改採「緩坡小山環抱寧謐海洋」的柔和曲線,與金崙大橋、山巒、海平面,共構了渾厚的動態。保加利亞藝術家Rumen Dimitrov的《共棲之所》則恰好相反:在沙灘上把(在一般印象中)「橫躺」的漂流木重新「樹立」起來,讓人得以穿行其間、重獲庇蔭。


事實上,我認為「漂流木」暗示了一種山與海之間的隱密聯繫:它們於颱風來襲期間,在深山裡倒下,而後沿著湍流急行,最終擱淺於河口與海濱。如果你以手掌去摩挲漂流木樹皮上的粗糙痕跡,就可以想像它所經歷的波折旅程──這種「表面紋理」及其「背後(或內裡)的歷程」之間的關係,讓我想起了這次展覽裡,幾件作品的「材質性」,以及在它們背後、在創作過程裡的「協力性」。


作品名稱:時代絲綢 藝術家:達比烏蘭.古勒勒Tapiwulan‧Kulele


硬(材質)VS.軟(意象)的辯證對立


在「造型」上,達比烏蘭‧古勒勒Tapiwulan Kulele的《時代絲綢》令人想起東海岸的山坡、太平洋的浪濤、甚至蜿蜒的南迴公路;然而,名為


「絲綢」,但在「材質」上,它卻是全以剛硬的「廢鐵零件」組裝起來的──這是「硬(材質)VS.軟(意象)」的辯證對立。更特別的是,這些廢鐵零件來自於高雄造船廠(及其盛極一時的拆船廠),這讓這些零件再次與海洋、南迴、以及原住民連結了起來:港口的造船廠乃是應海洋而生;戰後原住民曾經一整個世代離鄉背井、於港口登船、在遠洋漁業的甲板上與船艙裡長年勞動;而從高雄造船廠遠道而來的零件,想必也是經由南迴這一條路線。仔細觀之,這些零件幾乎都是「齒輪」,因而與作品名稱裡的「時代」有了繁複的對話:齒輪鑲嵌在精密的錶殼裡、也裝配在工程機具的滑輪上,所以,它既是貼合手腕脈搏的「生命刻度」,也是「時代/歷史/現代化的巨輪」──後者有時推進了前者,有時後者無情地碾碎了前者……。

原住民的政治經濟史


古勒勒《時代絲綢》山巒與海浪的定格造型,看似永恆,但材質令其指向了歷史,更準確地說,指向了原住民的政治經濟史。另一件(組)同樣也指涉了原住民政經史的,則是瀧溪車站裡的《晒海》以及《雕刻身命》。


和《生根•合力》以及《Qadaw太陽》一樣擁有部落青年的協力(在村長號召之下,部落青年在忙碌的收穫祭前夕前來協力),林介文的《晒海》也邀請了多位部落織女一同「共織」,集合了各種殊異材質的織工,完成一匹以海藍為基底的巨幅織作,從小火車站剪票閘上方懸掛垂下──海洋變成掛起來的瀑布。「晒海」的同時也是「晒網」,魚貫進出車站的旅人,抬頭觀看既像鏡子(海面如鏡)又像網羅(織品的網眼)的巨幅作品,心神蕩漾,成了被捕捉復又被釋放的魚群。林介文的性別意識,在作品最高點(懸掛點)安置了一枚乳頭,因此,整件作品彷彿一只乳房,象徵了大地之母泌湧而出的寶藍乳汁,匯合而成一片哺育萬物的海洋。



作品名稱:晒海 藝術家:林介文 協作者:博艾谷 AikuParilaw、撒根恩 Sakenge Parilaw、陳駿豪、洪念慈 Tjanavas、江吟楓、曾于庭 Habo Walis、林彥含


嚴肅的「致敬」也是頑皮的「惡搞」


與此一女性的裝置物件相對的,是左右兩側牆面上,由台灣目前唯一排灣族傳統「拍刺」師傅宋海華(Cudjuy Patjidres)攜手一位紐西蘭的薩摩亞裔攝影藝術家Greg Semu所合作完成的《雕刻身命》。──據說,這兩位南島語族藝術家首度碰面時,立即褪除衣物、裸裎相見,對照彼此身上的南島傳統刺青紋樣。這兩幅閃現了油畫質地的擺拍攝影作品,以米開朗基羅《創世紀》(Genesis,1508-12)與林布蘭特《解剖學》 (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es Tulp,1632)這兩件西洋繪畫史經典作為擬仿對象──既像是嚴肅的「致敬」,也像是頑皮的「惡搞」。一邊是Greg Semu扮演亞當、宋海華飾演上帝、簇擁的眾天使們則由宋海華以拍刺紋身的部落青年們協力客串;另一邊則是宋海華與一群或是身穿鮮豔歐陸軍服、或是袒露腰臂刺青的部落族人,圍繞一名躺下的白人男子(導覽提及,拍攝當天他偶然來此拜訪宋海華,但最後卻被邀請入鏡了),在他胸膛上有一支拍刺工具準備紋樣──但同時也像一把手術刀準備打開他的胸口。


宋海華與Greg Semu既同屬南島語族、也有拍刺紋身的連帶,二人以視覺藝術的油畫/攝影,對歐陸進行了一場反殖民的逆襲,或者「反刺」:刺青與解剖,皆是針對身體施予造型的技藝,但在世界殖民史的視野裡,則是把「沒有靈魂的屍體」(西洋殖民者把被殖民的「他者」一律視為「靈魂缺席」,也在第三世界的殖民地上以掠奪佔據的暴力製造了無數具原住民的屍體), 轉化為「(透過刺青技藝)重新把祖靈賦予給身體」的一次行動,一次兼具藝術創作與文化復振的行動。


展場空間亦即瀧溪車站,是一座可能即將被廢棄的、近乎廢墟的南迴小站,但其挑高的空間以及採光的天窗,在這兩幅油畫式的巨幅攝影作品在牆面掛上之後,一方面忽然令這座小站像是一座文藝復興的教堂,另一方面也像是啟蒙時代的大學講堂──但在身為漢人的我看來,《晒海》的乳房置中,《雕刻身命》的創世紀與解剖課分立二側,幾乎就像是「媽祖」以及一左一右的「千里眼」與「順風耳」…。於是,我張開雙目與耳朵,在小站裡如同在小舟上,隨著海湧的波浪,聆聽布匹織物的摩娑聲響,凝看古老而又新潮的刺青紋樣,逐漸如山巒蜿蜒蔓延、如海洋微波起伏,逐漸漫漶與瀰散。


圖 | 南迴藝術季提供


2023南迴藝術季 時間|8月12日起

展出地點|橫跨太麻里、金崙、瀧溪、太武


2023年南迴藝術季邁入了第四屆,邀請了不同部落、族群、與國籍的七組藝術家,新創七件作品,自八月十二日起,沿著台東太麻里、金崙、瀧溪、大武等四鄉鎮的台鐵沿線、順著台九線的公路,迆邐而行,逐點開展──而且這是一個「佈展不撤展」的展覽。由台東美術館主辦的南迴藝術季,四年來迄今已經展出了超過五十件作品,包括今年新設的作品,目前仍有二十三件在台東各地展出中。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