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藝術節 | 台灣 | 2023南迴藝術季 (PART I) |文/OZ1019 |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這是一個充滿動態性的藝術季。策展人李韻儀在在策展論述裡,以關鍵字的形式,區辨了「旅人」與「回家的人」。前者指的是「遊客」或「旅途上經過此地」的人。後者指的則是返鄉的部落青年,或者嚮往此地而決定遷移、從此定居在這裡的人。


乍看是對立的詞組,展覽試圖讓前者看見後者,發現後者對於南迴的情感、以及對於土地的生活聯繫和情感連繫。甚至,讓有些旅人不只是駐足觀看,甚至最終還成為家人。因此,策展論述的另一組區辨關鍵詞,亦即「看見南方」與「重返南方」,就不再只是「雙眼」與「雙腳」、「觀光」與「生活」之間的對立,而另有深意:「看見南方」不僅僅只是走馬看花、看見南方的表面風景,還能夠看見扎根於南方的生活與文化。於是,有可能在「看見南方」之際、發現自己其實也正在「重返南方」。「南方」不只是一個地理學的名詞,還是一種「價值」、一種「生活」與「勞動」(而這構成了「文化」)的形式、一種「看待世界」以及「置身世界」(同時也是「與世界相處」)的方式。



在鐵道上與公路上停下來


旅人與回家的人,看見與重返,都聚合在、發生在這次南迴藝術季的七組地景藝術的現場。此次展覽有四件作品,沿著南迴鐵路以及台九線公路的節點設置,試圖讓旅人停下腳步,駐足觀看,返回南方。


位於太麻里火車站外不遠處,排灣族的達比烏蘭‧古勒勒(Tapiwulan‧Kulele)的作品《時代絲綢》,以「柔軟綢緞」命名,材質卻是從高雄港造船廠載運而來的「鋼硬廢鐵」,一邊以「流線造型」呼應太平洋的流體風浪,一邊以厚重材質模擬了蜿蜒曲折的南迴鐵路、層疊起伏的山巒、以及生活其中的部落人民的強韌與沉穩。


觀光勝地多良車站的下一站,瀧溪車站,則有二件作品。太魯閣族纖維藝術家林介文的《晒海》,以部落傳統編織技法,與部落織女共同織出了一片海的藍,並且把這一整片「海」像一匹瀑布一樣,在車站剪票閘上方高高掛起來、晒起來,無論進站或出站的旅人或居民,似乎都沐浴在太平洋搖籃裡。


排灣族傳統「拍刺」師宋海華(Cudjuy Patjidres),以及來自紐西蘭的薩摩亞裔的Greg Semu合作的《雕刻身命》,二人共享南島語族的傳統刺青文化「拍刺」技術,再以「拍攝」技術讓刺青師以及穿戴刺青的部落青年們的群像,轉為圖畫,而且是與西洋藝術史裡的經典畫作對話(或「對刺」),高懸於車站左右二側臨窗的牆面,彼此相對。


作品名稱:Kawpuan 生根•合力 藝術家:森川自然工藝聚落洪啟榮、宋榮春

排灣陶壺象徵著啟發生命的空間,排灣家屋的中心則是生命迴轉之處。壺口撒入的光,孕育排灣族文明的開端生根發芽,群體合力建造了排灣文化生活的基業。生根-是個人的養成,建造-是群體合力的行動。應用排灣族陶壺、家屋文化語彙,藉作品標記魯巴卡茲部落與撒布優部落共同在此凝聚生命的歷史記憶,依循排灣族文化合力建造生命共同的價值。


作品名稱:時代絲綢 藝術家:達比烏蘭.古勒勒Tapiwulan‧Kulele


以回收金屬取代大自然植物纖維作為編織媒材,隱喻時代的變遷;以流線形態表現南迴蜿蜒曲折、層巒迭起的意象;以高低起伏凸顯太平洋的風與浪;以織繡圖案內容呈現原民文化之底蘊。就設置地點之大環境,有人文地理及族群之多元性,各種文化雜揉之特殊性,就如作品以機械零件為主軸,再以鐵條延展,恰如千絲萬縷但有次序的相融共生。希望透過作品讓在地族人、返鄉歸人、朝聖旅人與這個場域產生連結、對話,進而深沉思考自身的處境及未來的進路。


台九線公路標記420K的海濱處,來自保加利亞的Rumen Dimitrov所創作的《共棲之所》,以「鳥巢」為設計概念,以拾得的「漂流木」搭架、結構成好幾座高達四米的木棚或者木棧道,再以環型結構的木道平台穿梭其中,似乎邀請在海濱看海的旅人轉身走進作品,在枝枒縫隙中被切碎的日光與海風沖刷,然後在走出作品之際成為一個新的人、一個重返南方的人。

作品名稱:共棲之所 藝術家:Rumen Mihov Dimitrov 協作者:林漢卿、周聖賢、林宣宏


這是一個為這個場域設計的雕塑裝置,由漂流木和細枝結構成幾座高達四米的樹狀物體,同時支撐著環狀結構的木道,形成一個半圓形的路徑,高出地面一米半,從而為鳥類創造了一個安全棲所,同時也是人類自由想像的著陸點。

作品名稱:Qadaw(太陽)藝術家:李蕢至 協作者:Lua Rivera、陳勇昌Kolas Diway、張國耀、林漢卿、周聖賢


台東縣金崙村的住民族群多元,以排灣族為大宗,而排灣族人有著「太陽之子」的稱謂。此外,地景藝術是環境在人意識介入後的雕塑延伸。因此,我以當地的砂石創造了一道猶如從土地上升的月弧狀雕塑,並將排灣族人常見的圖騰轉化後表現在雕塑上,如同一片裁剪後巨大的編織布帶,又或者是一個有著精神圖騰的容器,裝載著此地的自然。而雕塑上的窗口延伸了空間的同時,也是我們感受時間與察覺萬物變化的視窗,回應排灣族人與自然共生的智慧,也呼應著宇宙運行的法則、自然的核心,並同地球一起脈動。

作品名稱:晒海 藝術家:林介文 協作者:博艾谷 AikuParilaw、撒根恩 Sakenge Parilaw、陳駿豪、洪念慈 Tjanavas、江吟楓、曾于庭 Habo Walis、林彥含


每次經過南迴都對公路旁的海景印象深刻,但由於車速太快與公路的結構,總是沒有多停留好好把海水藍的變化看進心裡。湛藍與接近綠色的湖水藍層次分明的界線,有時在海面上畫一個大弧線,有時像是一條扭動的蛇。創作者想用傳統編織的技法,與南迴在地織者共織出這一片藍。在採光極好的瀧溪站體內將海晒起來,讓觀者可以在一踏進南迴部落場域,便能近距離的欣賞錯過的美麗。


沿著太平洋的海風,走進淺山裡的部落


這次展覽不只讓作品設置在旅人便於抵達的交通節點上,也在幾處與部落近在咫尺的交通端點上,透過藝術作品吸引旅人走近或走進部落,成為部落的客人、甚至家人。


臺東在地的「森川自然工藝聚落」,在「北里部落」與「新興部落」的交界地帶,設置了《Kawpuan 生根・合力》這件作品,以「排灣族陶壺」的母題作為主體造型,同時以「家屋文化」的歡迎與庇護的語彙,樹立了一件能夠展現魯巴卡茲部落與撒布優部落之間共同的生活經驗與歷史記憶的作品。


位於金崙沙灘上、地景藝術家李蕢至的作品《Qadaw太陽》,近旁即是懸空橫過山巒的「金崙大橋」、不遠處即是「金崙車站」以及「金崙部落」,位於山和海之間、交通樞紐與部落所在之間──要走去海邊看這件作品,必須先走過部落。此作以排灣族「石板屋」作為建築主體,透過形似石板屋天窗的圓孔,迎接來自太平洋海面昇起的日光──如此儀式性的建築與空間,折射了排灣族部落與「日出」之間的神話連結。


卑南族瑪籟‧瑪卡卡如萬(Malay Makakazuwan)也有一件與日光聯繫的作品:《陽光下呼吸的家屋》,位於南迴之心驛站的屋頂露臺上。板岩與頁岩在斜坡上蓋了會呼吸的家屋,既是祖靈屋、也是穀倉青年集會所──之所以會「呼吸」,除了屋簷下掛滿了部落紋樣小片隨著海風彼此碰撞、隱隱叮噹,一如吟唱古謠,也因為來自海面的日光彷彿被這件作品收集起來、傳送過來,映照於來訪的旅人身上。


從太平洋海面浮露的日出,從海面到海灘,灑滿金光,隨著太陽繼續昇起,日光也照亮了淺山坡面上的部落。從海到山,透過藝術作品的中介與引介,讓一切看似對立的,都再次結合在一起。


作品名稱:陽光下呼吸的家屋 藝術家:瑪籟‧瑪卡卡如萬 Malay Makakazuwan

協作者:羅制良品、djeljesan德日尚、巴卡芙萊設計工作室


東海岸的日出日落是永恆慶典 ,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隆重展演,族人用板岩在斜坡上蓋了會呼吸的家屋、祖靈屋、穀倉、青年集會所 。陽光在亮黑岩板、熊鷹初級飛羽、長老鱗片、小米穗、吟唱著古謠的vuvu臉上閃閃發亮,灑滿布滿山坡的樟腦、香茅、瓊麻葉上也在波浪、魚鰭和首次來訪的您身上這是迎接也是問候 。


作品名稱:雕刻身命 藝術家:Greg Semu(紐西蘭籍)+宋海華Cudjuy Patjidres


來自紐西蘭的薩摩亞裔攝影家Greg與臺灣唯一南島民族傳統拍刺紋身大師宋海華協力共創之作。以Greg擅長的氣勢磅礡史詩攝影方式,結合西方經典名作繪畫語彙與南島文化意涵符號的特殊觀點呈現,將排灣族傳統拍刺紋身的文化符碼,與西方藝術史上最經典的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荷蘭藝術家林布蘭的《解剖學》等經典名作對應,將Cudjoy 作為造物主和老師置於作品的中心,揭示作為給予身體圖紋者,在復興臺灣原住民文化中失落的紋身藝術與文化意義方面所做的努力,為下一代打開大門,並與祖先重新建立聯繫。這是向臺灣這個泛太平洋文化的母親之島上,南迴所傳承、復振的南島文化精神致敬。


2023南迴藝術季,於8月12日起,從台東太麻里、金崙、瀧溪、大武四鄉鎮的台鐵沿線、順著台9線開展,以「夢迴南方」為題,集結7組藝術團隊與在地青年團隊,帶來7件地景藝術裝置。南迴藝術季邁入第四屆,總計歷年來展出作品近50件作品,目前現存約有23件,包括今年在太麻里、大武等地展出共7件作品。


展期內將結合在地工藝師辦理具文化深度的琉璃珠、陶珠、織布、布藝、編織等多場工作坊、與推廣講座,並結合南迴永續旅遊聯盟與藍皮解憂火車的遊程進行,邀請民眾來趟跨足藝術與文化的南迴深度體驗之旅。


圖 | 南迴藝術季提供


2023南迴藝術季 時間|8月12日起

展出地點|橫跨太麻里、金崙、瀧溪、太武

詳情請閱全文:www.artmap.xyz


2023年南迴藝術季邁入了第四屆,邀請了不同部落、族群、與國籍的七組藝術家,新創七件作品,自八月十二日起,沿著台東太麻里、金崙、瀧溪、大武等四鄉鎮的台鐵沿線、順著台九線的公路,迆邐而行,逐點開展──而且這是一個「佈展不撤展」的展覽。由台東美術館主辦的南迴藝術季,四年來迄今已經展出了超過五十件作品,包括今年新設的作品,目前仍有二十三件在台東各地展出中。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