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藝術的慰藉》

文/耿一偉



寫這篇文章前,我才在網路上看了作者之一的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關於「藝術作為治療」(Art as Therapy,即本書原英文書名)的演講。這是他於2014年四月,在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的講座,長約一小時。一開始還中規中矩,他是邊讀稿邊放投影照片,但隨著主題越來越深入,他也開始興奮起來,說話聲調開始拉高,並出現離題的內容,而且越說越快。


我發現《藝術的療癒》也有這樣的特質,一開始有著清楚的結構,尤其是方法論的部分(包含藝術的七項功能,還有好的藝術作品的五項觀點),之後內容越來越深入,卻也越來越難體系化,而且陸續出現個人化的觀點或感受(譬如〈南方的觀點〉與〈預期秋天的來臨〉這兩章),最後是帶有快速總結性質〈接下來……改變世界吧〉與附錄〈一項假設的委託策略〉。


雖然是哲學碩士背景,但艾倫・狄波頓並沒有將讀者拉進那些枯燥、遠離現實的形而上的討論,而是一開始就像口吻親切的心理醫師,他簡單說出自己對藝術的看法,認為藝術是一種工具,可以用來彌補我們心理上的缺陷(他花不到一頁在講這個別人要花一百頁去探討的觀念)。接著他用了將近這本書四分之一的內容,討論藝術所能療癒的那七項人性缺陷。


對艾倫・狄波頓來說,我們:一、不可能記得所有的事;二、不知理想何在;三、得學習承擔苦難;四、身心不平衡;五、缺乏自我認識;六、不願意成長;七、不懂得欣賞身邊事物,這七項缺陷,就是藝術可以治療的部分。作者很聰明,至少迴避了藝術可以賺錢或帶來名聲這些比較容易產生矛盾的特質,而是用一種多元開放的觀點,讓我們注意到藝術與人類生命之間的關係。


「既然如此,對藝術抱持療癒性的觀點會帶來什麼結果?首先,我們因此堅信親近藝術的重點在於協助我們把人生過得更好──讓我們找到更好的自我。藝術如果有這樣的力量,原因是藝術這種工具能夠矯正或彌補各種心理缺陷。」(頁64。)


他藉著大量的圖片說明(幾乎每一頁都有),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似乎也對「記憶」、「希望」、「哀愁」、「重新平衡」、「自我認識」、「成長」與「欣賞」這七項功能感到滿意,覺得即使不是所有的藝術,但至少大部分的作品都能用這七個網子去捕捉到,同時也學習了除了用純藝術角度(如顏色或構圖),可以用更貼近自我感受的面向,去接近藝術作品。


當然,為了辯護他的立場,作者們也必須提出比較與分析,關鍵可能不是去爭論藝術的定義,而是怎樣的藝術才是好藝術。在此,《藝術的療癒》提出了技術、政治、歷史、驚嚇與療癒的觀點。這五種觀點也是多元複雜的,用我理解後的話語來說,就是只要能展現高超技藝、記錄了時代精神、在藝術史上有對話突破、挑釁中產階級與安慰觀眾的靈魂,只要滿足其中一種,都有資格被稱為好藝術(至少那個被療癒的人可以如此說)。


不論你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藝術判斷的特殊之處,如康德所分析的,帶有一種主觀的客觀性──意思是說,對藝術品或好藝術品的定義,是不可能變成像數學或物理學一樣的客觀知識。但說我覺得這件藝術品好的人,總是希望別人可以贊同他,即使這個贊同最後會是一種需要努力的說服過程。藝術判斷不同於口味判斷,後者是東西好不好吃,如果意見不同,我們不會覺得有什麼關係。但我覺得這幅畫好,你覺得這是垃圾時,就很容易因一言不合而吵起來(如果口頭沒吵架,心中鄙視還是存在的)。


我們不要忘記,當藝術愛好者在為藝術作爭辯,試圖說服彼此時,種種不同的看法也有機會被聽見與被討論,最後的結果,是藝術讓社會變得更成熟、更包容,人們也有能力去欣賞更多不同的藝術作品或觀點。


終究來說,藝術要療癒的,還是這個社會。



作者_Alain de Botton與John Armstrong

出版社_聯合文學

出版年份_2014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