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藝敵藝友:現代藝術史上四對大師間的愛恨情仇

文:洪儀真



藝術界高手之間的對抗競爭,是至今方興未艾的談論主題;文字、影像等文化生產領域開此話匣樂此不疲,內容的精彩與高潮是可預見的,除非作者無才或失手搞砸了這一類的好題目。《波斯頓環球報》藝術評論家、普立茲評論獎得主塞巴斯欽‧斯密(Sebastian Smee),於2017年出版 The Art of Rivalry,中文版《藝敵藝友》今年面世,作者挑選了現代主義藝術以降的四組知名藝術家: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者佛洛伊德的孫子)/培根、竇加/馬內、波拉克/德‧庫寧,以及馬諦斯與畢卡索。敘述他們之間的惺惺相惜、文人相輕、相吸相斥的複雜情結。對於這四組藝術家原先已有基本的認識,讀完此書,大有進入後台窺探究竟的快感,也連綴起無數片段的藝術常識與知識,彷彿讓潛在已久的糾葛關係頓時浮上台面。藝術史課堂上傳授的關於「誰影響誰」的詮釋,除了作為「誰」的人物現在紛紛立體起來了之外,「影響」一詞如今看來也過於溫和輕巧; 那暗地裡的彼此廝殺較勁、骨子裡的相互傾慕妒恨,力道強大而深邃,躍然紙上也力透紙背。


2017年姜松也曾以「藝普」的性質出版有趣的《藝術天才的巔峰對決:藝術史上遇強則強的競技傑作》,敘述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兩場殊死戰:吉伯提/布魯内雷斯基; 達文西/米開朗基羅; 巴洛克時期的割喉戰:貝里尼/博羅米尼; 十九世紀新古典與浪漫主義的拉鋸戰:安格爾/德拉克洛瓦 ; 還有後印象派的梵谷與高更。2007年米克‧戴維斯(Mick Davis)所拍攝的Modigliani,在臺灣上映時片名改成《畢卡索與莫迪利亞尼》,原本主角應該是莫迪利亞尼,然而其知名度不若畢卡索,且片中盡是兩人針鋒相對的局面,影片中文名稱索性將兩人並列,甚至畢卡索還專美於前。2006年英國導演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電影《頂尖對決》(The Prestige,英文原片名「聲望」似乎更直指劇情核心,而華人世界的文化產品譯名,總是喜歡沾染腥羶味),該片描繪二十世紀初的倫敦,兩位技藝高超的舞台魔術師較勁的故事,至今仍然膾炙人口。


塞巴斯欽‧斯密除了擁有洗鍊的敘事分析能力,更由於在倫敦期間,他曾經和其中的藝術家盧西安‧佛洛伊德建立起深厚友誼,並協助撰寫五本關於其作品的出版物,近距離帶領讀者進入這些傳說人物的真實生活。一般人面對藝術家名畫的熟悉度,應該遠甚於對於畫家本身生平的瞭解,遑論還能掌握藝術家之間愛恨情愁的複雜關連。斯密的敘述手法既適合非藝術領域人士閱讀,又能融入專業的藝術知識,將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現代主義藝術圈內的紛雜脈絡娓娓道來,讓讀者對這一段重要的藝術史不只瞭解其梗概骨架,並能觸及有溫度的血肉。讀者藉此對於畫作的認識不再僅止於表面,更能深入肌理。書中充滿現代主義繪畫的要領,透過作者口語而清晰的敘事道出,不啻另類的藝術學習經驗。


藝術史既然含有史學的成分,不免涉及考察的功夫。作者身為資深專業的藝術評論者,加上與藝術家的實體接觸經驗,我們大致不懷疑他為八位藝術家的代言,包括心理狀態、創作動機、七情六欲、對話內容等等。然而,此書畢竟不是學術著作,引經據典都無須詳盡註明出處,我們因而無從確知究竟馬內為何要割壞竇加辛苦為他們夫妻所描繪的肖像畫?以及馬諦斯是否真的嫉妒畢卡索的洋溢才華和高漲聲望?積極或好奇的話,書中每一個細節都大有考證的空間。不過,相對於丹‧布朗的《達文西密碼》,或是日本作家原田舞葉寫的系列藝術推理小說,以及日本畫家暨作家小林英樹的驚艷之作《梵谷的遺言──贗畫中隱藏的自殺真相》,塞巴斯欽‧斯密這本《藝敵藝友》應歸屬於「非虛構」(non-fiction)小說,他自身也在衛斯理學院教授非虛構寫作。此書的寫作風格確實大部分落在非虛構屬性裡,而其中最難檢測虛實者,不外是人物深層的心理描繪。


鑑於外部的非美學因素與作品之間的因果關係難以釐清,加上現代主義藝術對於作品內在的藝術性與形式的強調,也難怪形式主義的藝術評論會在二十世紀初興起。現代主義美學的支持者之一,藝術評論者佛萊(Fry),便是形式主義的擁戴者。他主張人們對藝術品的反應,是對於視覺要素彼此之間的關係、亦即對「形式」的反應。視覺藝術的特徵,就是作品的造型與形式上的特質。形式主義分析刻意忽略包括藝術家生平、環境與時代背景等外部因素對於作品可能產生的影響。縱然此一見解已遭受無數批評,然而更不乏對於作品外部因素與內部美學關連的過度詮釋之舉。閱讀《藝敵藝友》的過程中,每當不甚確定那些非美學因素對於畫作的影響是否明確存在時,我不免悠悠地想起形式主義藝術評論者聲嘶力竭提出的諸多訴求。


書名|《藝敵藝友》

作者|賽巴斯欽・斯密 (Sebastian Smee)

譯者| 杜文田, 林潔盈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9/09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