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儀真
社會參與藝術(Socially Engaged Art)可說是當代藝術裡定位最為模糊、正當性最急需建立的藝術創作類型之一,甚至被藝術界質疑將之歸類為藝術活動的合法性。而本書作者與兩位臺灣譯者在社會參與藝術領域當中的專業性,穩當地提高了這本輕盈小書的可讀性:生於墨西哥的保羅‧埃爾格拉(Pablo Helguera)是一位活躍於紐約的視覺與行為藝術家,創作類型廣闊,當然也包括本書主要談論的社會參與藝術。埃爾格拉同時是一位專業的教育工作者,擔任紐約現代美術館的教育部門主任。書中引用各式理論時有著信手拈來的從容,足見作者對於各種人文社會知識的涉獵深度,並且洗鍊地在具體實務與抽象思維之間進行清晰的辯證。翻譯此書的吳岱融與蘇瑤華兩位老師,在臺灣擁有豐富的社會參與藝術教學經驗與實踐,譯文精確順暢,在開端的譯序裡即給予有力的引言,為讀者即將的閱讀經驗鋪設了有益的基礎。
作者在書中以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面向進行書寫,仔細梳理了該領域的諸多眉角。不過它並非是一本教戰手冊,我們無法照本宣科來完成自身的計畫。然而此書卻能為各國讀者帶來相通的啟發,尤其是關於「藝術」的角色、藝術家與「社群」的關係,以及「教育」的潛能如何從中發揮。例如,藝術家在社會參與的過程中,若要防止自我迷失與遭人質疑,計畫的內容便不該與藝術全然脫節。然而與藝術掛勾,並不意味藝術家扮演主導的地位,反而應該思索如何跳脫自我指涉的封閉思維,並與社群共創嶄新情境。透過藝術形式、語言和精神,締造出反思的契機,把握社會問題的癥結,以創造變革。埃爾格拉甚至將社會參與藝術和文化史、藝術史的脈絡連結起來,有意重建這一類行動的藝術正當性。他認為參與行動本身不啻一種論述的形式,能挑起重大的藝術論戰與社會議題的問題化。確實,即使以社群為主要對象,社會參與式的藝術仍舊希望吸引藝術圈的注意。不少參與的藝術家被質疑與社工無異,正因為藝術的創造精神與批判潛力蕩然無存。H. Marcuse曾說過:「藝術的使命是傳達批判的自由觀,這種自由既源於感官的淨化,也源於對主導社會秩序的具體否定。藝術的使命,是喚起感覺、體驗及行動的另類視野,以促進社會的改變。」行動的尾聲創造出來的不見得是藝術品,甚至常常沒有藝術品產生,而是創造「改變」。因此埃爾格拉所謂的「藝術不可缺席」,實指更廣義的藝術意涵。若因著藝術品的欠缺而提出指控,也是因為批評者自身窄化了藝術的定義。
「教育」是埃爾格拉特別強調的一項環節,更精確地說,他重視的是社會參與藝術的「教育過程」。向來看重具體成果的東方社會,可藉此不同視野重新看待藝術家與社群的協力過程。教育在此是一種結合藝術創作與教育的「跨教育學」,並且打破刻板的單向指導模式:藝術教育並不是誰教育誰的傳統套路,而是讓教育模式本身能富有創造性,也讓創造及其社會環境成為一種知識的集體建構,並且使藝術的知識成為認識世界的管道。關鍵思考點:藝術於此不再是一種自我參照,而是重視與社群交流的社會過程。埃爾格拉說得不錯,但我們需要的是進入現場親試水溫與銜接地氣。書中舉出的實例有限,也無法翔實。若要瞭解國際上社會參與藝術的個案與相關理論,可參考Suzanne Lacy的Mapping the Terrain: New Genre Public Art (1995),以及Grant H. Kester的Conversation Pieces: Community+Communication in Modern Art(2004),這兩本書在臺灣皆已譯成中文。無論涉及的是對話式藝術、新類型公共藝術或社群藝術,這些案例都是藝術與社會之間富有意義的碰撞及聯合。如此與社群接觸的方案也可改換成藝術家以外的角色,比如學生——臺灣的高教界推動社會實踐與創新計畫已經行之有年,但仍處於摸索與實驗的階段。此書的存在,或許能發揮某種醍醐灌頂之效。
書名: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概念 (Education for Socially Engaged Art: A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Handbook)
作者: 保羅‧埃爾格拉 (Pablo Helguera)
出版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出版日期:2018/01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