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一偉
目前擔任2012至2014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並為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客座助理教授。
《演員的挑戰》
我自己家裏有收藏一套烏塔.哈根(Uta Hagen, 1919-2004)的紀錄片《Uta Hagen’s Acting Glass》(2004),片中呈現的,正是她人生最後階段的戲劇教學,裏頭用到的許多方法,也記錄在《演員的挑戰》這本書當中。
作為美國方法演技體系的演技大師,烏塔.哈根前期的《尊重表演藝術》(Respect for Acting, 1973),向來是美國最受歡迎的表演教科書,總銷售超過十五萬冊。台灣以前也出版過這本書的中譯本,譯者是胡茵夢。如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體系可分成前期與後期,烏塔.哈根的《演員的挑戰》(A Challenge for the Actor, 1991)也代表了她後期的觀點。這兩位大師的相似之處,在於他們後期的演員訓練觀,都從純粹內在的心理體驗,轉到結合外部表現所能創造的真實感。
舉例來說,烏塔.哈根非常強調服裝對演員塑造角色時所造成的巨大影響。於書中73頁她寫道﹕「當我在花園工作的時候,穿着運動鞋、牛仔褲與男襯衫,我覺自己像個大地之母,我表現的也像是那個樣子。當你為了某個場合而打扮的時候,穿上每一件衣服都會造成自我的改變……總之,你會受到情境、與他人的關係、事件的性質與服飾的影響,在一天內對自己的感覺會改變上百次。」
演員必須在最接近他所扮演的角色狀態下排練,才有可能創造出動人的演技。這種觀念並非烏塔.哈根獨有,例如法國知名的陽光劇團(Théâtre du Soleil),團長兼導演亞里安.莫努虛金(Ariane Mnouchkine)一樣要求演員在排練前,必須穿著戲服與化妝,否則不允許他們進入排練場。
在紀錄片中,在烏塔.哈根上課的學校裏,我們可以看到學員並非在一個空曠的黑膠地板教室排練。正好相反,舞台就像是一個具體的客廳,有沙發、餐桌、冰箱、電話等真實的物件,學員可以在最接近真實人類行動的環境下行動。
《演員的挑戰》一書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演員〉,其實這等於是烏塔.哈根的自傳,她向讀者分享了她的表演與教學之路,此部分也等於美國戲劇史的口述歷史;第二部分是〈人性的技巧〉,這部分是烏塔.哈根在建立她的演技理論的基礎,並以她的實務經驗解釋演員如何透過各種練習來達到自我轉換。第三部分〈練習〉,可說是最實用的一部,裏頭共有十個練習,是任何對演技有興趣的讀者,都不應放過的葵花寶典。最後一部〈角色〉,烏塔.哈根提醒演員做功課的重要性,並以一.「我」是誰?二.「我」的情況是甚麼?三.「我」的關係是什麼 ?四.「我」想要什麼?五.是什麼在阻礙「我」?六.「我」會做什麼來得到「我」想要的?這六個角度來協助演員分析角色,完成排練的準備工作。
烏塔.哈根自1948年加入國際知名導演赫伯特.伯格霍夫創辦的表演學院Herbert Berghof Studio(HB Studio)教授表演,多年後兩人結縭,作為位表演教師,被她教過的知名演員,包括Al Pacino、Robert de Niro、Harvey Keitel、Barbra Streisand等演技派巨星,間接受她影響的演員更是不知其數。
烏塔.哈根不相信程式化的演技,反對演技只是單純外部模仿的結果;對她來說,這是「形式主義(Formalism),是藝術家客觀地事先決定好角色的動作,在執行時謹慎地關注形式。」她所信仰的,是人性的技巧,是一種「寫實主義(Realism),演員用他自己的心理去尋找對角色的認同,讓行為照着劇作家給的情境發展,相信終會發展出一種形式,知道執行他的動作包含了每一刻的主觀經驗。」
《演員的挑戰》不是一本形式主義、體系完備的演技教科書。這本書是全然寫實主義的,是烏塔.哈根以她的人生經驗寫就了的表演經典,想成就演員這條路的人,無人能脫離烏塔.哈根於書中提出的挑戰。
作者:烏塔.哈根(Uta Hagen)
譯者:陳佳穗
出版社:書林出版(台灣)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