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有別於一般以國父孫中山為主題的紀念活動,今次進念二十面體的藝術總監胡恩威,在兩年一度的「建築是藝術節」中,執導《中國建築一百年》,以建築發展的角度,探討現今及辛亥革命時期的社會。作品鋪展古今時空的穿梭,演說現代「向金錢看齊」以及辛亥革命時期「理想至上」的社會意識差異。劇中高若珊和楊永德人分飾兩角,扮演創立「SOHO中國」的現代地產大亨潘石屹和張欣夫婦,以及於辛亥革命時期致力繼承及發展傳統建築的文人伉儷─梁思成和林徽因。
作品分上、下半場。上半場的活動場景是電視節目錄製現場,當中潘石屹和張欣對談和問答,介紹公司業績和樓盤銷售,演說其建築理念。潘及張視建築發展為商品生意,對其滿懷利益計算,主張不停斷求新,建立標誌性和商品化的建築;另一方面,提倡概念性的中國化,只使用中國設計師,及國產的建材,但建築的形式上並不保留任何中國傳統建築的符號;而下半場則回到辛亥革命時期,由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各學術講座裏發表對建築的理念。恰恰相反,梁及林主張保留傳統建築,並把其靈活地繼承用於新建設中。
整套劇沒有傳統「有起承轉合」的戲劇結構,而是用說書為主的非敘事劇場,以編年方式,將思辯放進演員的口中,直接向觀眾演說、獨白,效果就就是有如一個個的片段演說現代及辛亥革命時期對於建築發展的社會意識。另一方面,導演沒有安排多變的舞台調度,劇中佈景簡單,場景導道具只有數十個木箱及一張舊書桌,使焦點更專注於演員的獨白。某種程度這些都讓觀眾以一種較理性且旁觀者的角度來思考戲中的信息。
很喜歡作品將兩個不同的光影互相映照及對應,從關聯之中看出兩個時空之間的差異並從中帶出省思。作品明顯的是對當前中國的社會價值觀,做一個徹底的思考與批判,包括對於兩代社會對建設發展的方向的檢視、關於「理想」和「投機」的省思、以及對傳統文化價值的重新認定等觀念,都是《中國建築100年》中的主題。
...................................................................................................................................................................
過度商業化及標準化的畸形發展
在上半場最後一幕的財經節目中,潘及張自豪地連珠炮發報道房地產買賣的利潤,投影幕上不停打出盈利的數字。但燈光一暗,崔健的《一無所有》響起,投影幕字幕轉為種種房地產抄炒賣對百姓生活的影響,清拆對舊建築的破壞,房地產炒抄賣熱潮下的困窘現實顯然而見。到了下半場講及北京古城牆被推倒,梁思成抱著着石痛哭,更是諷刺現今中國建築漠視傳統文化的畸形發展。
其實自改革開放後,許多大牌設計師在中國推出很多標誌性和商品化建築,引起不少爭議。「求新求異」,片面追求建築表面樣式,令不講究工程、結構、文化的標誌性建築在中國各地拔地而起。標準化和商品化令建築特色逐漸隱退,破壞了原有城市的文脈與肌理。這些都令中國建築失去了一些基本準則,漠視傳統文化。中國現今的新建築設計在向前走的過程當中,對於自己的文化特色、歷史文脈的繼承和發展,以及民生的住屋需求考慮,實在值得反思。
人文價值與對美的追求
潘石屹和張欣認為要令建築成為藝術,便要把建築包裝成商品,透過消費進入人的生活。因此,SOHO中國的建築的理念,是要不停創新,提供多元化的配套,並配合不同人的生活模式,使其成為受歡迎的消費品及出色的藝術品。
一百年前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則有著着截然不同的價值觀。他們認為建築的美就是實用和堅固,照顧所有階層的人民的需求,在其創新之餘也要保留中國建築獨有的傳統美。在個人主義觀念發酵下,現代人透過消費品品牌的優質感、追求品味的時尚感及限量的客製化,來為自己建立自我形像及身份,藉此滿足心靈。美的觀念轉化為一種品味與時尚;但在上世紀的時代,社會重視人文價值,美就是傳統文化的繼承及發展,以及對民生福祉的關懷。而現今的中國社會過份追求經濟發展及消費,一些被遺忘了的人文價值,實在值得重拾。
評論場次
2011年11月21日‧晚上8時‧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