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張煒森評Moments of Truth

最近Osage展出了姚妙麗(Joe Yiu)的個展《Moments of Truth》,大家也許對這個藝術家的名字有點陌生,但之前你或有可能在YouTube 上看過一套關於深水埗劏房的《King's Cube》(2011),這正出自姚妙麗的手筆。


回顧姚氏的創作,由《king’s cube》到Osage 去年一個兩岸四地聯展《四不像》中展出另一件作品《送》(2010),還有這次個展中的兩件作品《藝報》及《Returning home》,可見她的創作一直都圍繞著大眾媒介傳播及「住家(大概可分成物理上的容身之所及心靈上的住處)」的議題上,同時透過YouTube、宣傳小冊子、擬展銷攤位、擬報章等手法,捨棄了一些傳統藝術的技法及「半捨棄」一些固有的藝術場域,譬如不局限於展場為唯一的展示平台;作品不大選用以美學觀點出發的藝術語言;議題貼近觀眾認知的水平與需要,而非艱深的人性哲思。再看這次展覽,從《藝報》一些笑中帶淚的反諷及虛構報導中,觀眾只要花點時間閱讀,便不難令人聯想到現時傳媒中亦有不少難定真假的資訊,因此,我這次並不想大談桃妙麗作品的內容,而是進一步探討她的作品當脫離了傳統藝術成分時,怎樣在展示空間、表達手法等範疇中的主流藝術模式與邊緣中穿插,從而在創作中找到更多可能性。


展覽中的兩件作品《藝報》及《Returning Home》,前者是一份出紙三張的擬報章。在展場內,分好頁的報章順序貼在牆上,猶如將觀眾帶回早期將報紙貼到公布欄供大眾閱讀的模式一樣。說回《藝報》,取其諧音「偽」,內容都是以藝術為題的「虛構」報導,如果你對本港的藝術發展與時事有一定認識,相信你會察覺到一些報導如「藝校畢業前景佳」的照片,來自現實中一些社會事件;後者是創作者回到已成地盤的前北角邨舊址,利用吊臂車將自己「重返」舊居,作品不僅以錄像記錄這個「回家」的儀式,還展示了她搜集回來一些關於北角邨的資料物品,包括當年的建築圖則、家人對自己家居間格的描繪等,實際上已包括了客觀的知性資料,也包含了藝術家對舊居的回憶和情感。明顯地,我們不是利用「美」來衡量兩組作品的好壞。更可說作品不是什麼精緻文化裡頭的東西或是傳統美學觀底下的藝術產物。


以《藝報》為例,前設的虛構立場是藝術價值已在社會的高度期望的位置上,藝術家一人仿效了一般報章中的版面形式、語調、編採立場與方向,藝術家那種模仿媒體語言及技術的力度與心思不下於其他藝術家繪畫、雕塑一件大型作品,這種匠心同時緊扣了藝術家探討的議題外,還將創作真正牽引到大眾能共讀的平台上。較相類的創作有又一山人策劃的《明天日報》(2007)及2010年愚人節出版的《十八年後的都市日報》,兩者均定義為未來報刊,透過集體創作反映大眾對社會的期望與想像,滿足心靈需要及反映對現實社會的不滿上。然而,《藝報》所探討的現象,除了想像外,夾雜虛實的資訊更反映出創作者質疑傳播媒介中的權威性及訊息的真確性(廣義來說藝術作品亦是一種傳播訊息的媒介),在本土的藝術家與創作中,我們較少看到這類對媒介自身的內省。



當然,作品中還有不少的改進空間,例如作品置於場域的問題,因某程度來說,作品最終還是被具權威性的畫廊及藝術場所吸納,如果《藝報》能像正常日報般發行,或是像其前作《king's cube》般能放上YouTube 一類的大眾平台上,其「諷刺」的意味及效果相信又是另一回事。還看兩組作品,或者我們不能從兩組作品中找到傳統固有的藝術成分,但亦不難發現作品箇中一些元素如作品及現實中新聞廣告的真偽成分、個人對北角邨的情感與城市的發展等構成了一個工整的對仗結構,包括虛構與真實私密與大眾;個人與社會的連繫……然而這些對仗結構更在作品、展覽、觀眾、社會的脈絡中相互重疊交替,我們可從這些嚴謹的結構中找到作品獨突的藝術性,而展覽本身,則成為了一個契合點,一個途徑讓觀眾取得資訊。


2012年,作品《King’s Cube》竟被一個外國網站列入Top 10 tiniest apartments and their cleverly organized interiors。這個來得有點荒謬的事實與現實裡,究竟是作品成功將社會文化及社會政治介入到藝術場域裡?還是當代藝術介入大眾的社會文化?突然變得難以說明。




Moments of Truth

2013年7月27日至8月11日.奥沙觀塘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