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張煒森評捕光捉影、地上的版畫

平時看展覽,大都在(半)封閉式的空間內進行,四邊白牆,就算外間死人冧樓也毫不相關,雖然近年的展覽趨勢有所改變,不再盲目追求典型畫廊裡的展示模式,但是,例如牛棚這些展覽空間,四周紅磚黑瓦頂,還保留著當年為牛羊而設的水糟等設備,建築內外不同景緻也吸引觀眾視線。要在這個具特色的歷史建築下,要弄好一個可觀的展覽實不容易,還得需顧及這次外間的因素與作品的關係。


《香港圖像藝術節2013》其中兩個內的專題展覽就在牛棚藝術村展出,分別是香港藝術家馮浩然「捕光捉影」及來自德國柏林的Thomas Kilpper「地上的版畫」,展出他們過去三星期在牛棚藝術村駐留創作的成果。展場前身為藝術公社租用的12 號單位,退還以後,這單位就「還原」了建築的基本外觀。在這布局下,不是每一種作品都能適合在這個展場內的展出,作品很容易便會被周邊環境影響。


兩人不論創作概念、作品類型,還是展示方式,其實都可互相對讀,觀眾既可以視為兩個獨立的展覽,亦可以視為一次聯展。一位主場,另一位異地,同樣透過版畫這個媒介,言說他們心目中的香港/土瓜灣。馮浩然壇長光媒版畫樹膠染印,彷如沖晒相片,主要利用顯影劑經曝光後將光影呈現在紙上。這次的作品是由他帶領理大學生的共同制作,透過研究考察牛棚一帶的環境與歷史,最後以藍印制成四個主題的藍印作品,包括《11瑞獸》(利用藝術村附近車房收集回來的零件與工具,砌成代表土瓜灣11街的瑞獸)、《牛棚與11街》(以不同的影像組成合牛棚外的窄港影像)、《牛羊的身影》(藍印上展示了牛羊的影像),以及一幅長形的拼貼藍印,展示了牛棚一帶商戶的招牌廣告。而Thomas Kilpper的作品,始終牛棚也是一幢受保護的建築物,因此藝術家未能如常地拖展真正「地上的版畫」,而是在搬運貨物及工業常用的卡板木上進行大型的木刻及版畫創作,作品包括10塊卡板木刻裝置,以及印制而成的短衫與直幅布本,內容大都圍繞一些本港關注的政治時事的議題與人物,例如艾未未、斯諾登等。


作品最為搶眼的視覺元素,莫過於由鑼絲母及扳手堆砌而成的瑞獸形象,以及大型政治人物等的特寫版畫,但追溯本源,按兩人作品的意念與創作動機,老實說在當代藝術的語境中並不算先見高論,他們探討社區的方法也偏向從單向的觀察者角色出發,嚴謹來說並未涉及對社區的雙向互動,譬如前者是觀察牛棚一帶的營運表徵及其歷史等客觀條件,經整合以後繼而以創作回應;後者則利用一些「瑯瑯上口」成為標誌符號的政治人物形象,或是呈現一些大家都能會意的時事暗喻。說到底,這些內容都未扯到更為深層的議題與反思上。最後竟能演化成為印象深刻的展覽,還有賴當中夾雜著大型裝置與版畫的藝術處理手法,所展示的印版不再是陪襯,而是作品的一部分,這些元素的確能跳出我們對版畫重於技術與小幅的想像框架,並與空間產生出一種「恰如其分」的關係。


試想像牛棚這個略帶沙塵的地方,如果展示的是動不動也要配帶白手套才能搬運的名貴木畫框,是何等荒誕的事情。在這次展覽中,當觀眾走到展場時,你會看到各個印在布上的作品,縱縱橫橫地充實了整個建築而不帶突兀的感覺,兩人不約而同地利用了布本作為媒介,作品有時隨風飄揚,也是一種動感,確實需要這種開洋的環境配合。如馮浩然《11瑞獸》,各直幅布本以橫向排列,又分成前後層次,簿紗裡看到的不只是動物形象,還透視了牛棚的光線與背景。Kilpper的木刻裝置,雖以卡板為材,減弱了歷史建築延伸到政治上的緊扣對話,但藝術家所選用的「百家布」,部分直幅由屋頂帶到地下,充分利用了空間的特性,同時又為單色的版畫增添色彩。兩人的佈展手法與展示方式,也有一種隨意的氣氛,絕不是矯揉造作的儀式,你會看到布本不修邊幅,幾經縫紉的接口,也會看到魚絲磚頭等物盡其用的佈展方式,不帶修飾的處理,反而來得踏實,跟作品探討的內容配合,就算升降台放到顯眼的地方也不算礙眼。


兩人的作品一縱一橫,一藍一黑,創作手法有異但不失統一性,在藍印與木刻的前題下,簡潔踏實的藝術處理手法,比精緻的營造更為有利,並能跟牛棚這個地方互相對話。在本屆《香港圖像藝術節》中,確是其中一個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展覽。



捕光捉影、地上的版畫‧2013年11月9日至29日‧牛棚藝術村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