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她的1933,他的1965與靳埭強進餐

文/ 溫善婷





靳埭強

1942年出生於廣東番禺,1955年於廣州市求學,1957年來港與父母團聚定居香港,從裁縫學徒做起,其後於1964年隨伯父微天習素描與水彩畫,並於1967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攻讀設計與藝術課程,同年投身平面設計,同時從事藝術創作,擅長水墨畫,設計與繪畫均受高度評價。1976年創辦設計公司。曾任一畫會會長(1981-1984)、香港設計師協會主席(1985-1988)、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2003-2011)。現為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並任首屆中國分會主席(2010-2012)、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藝術顧問、香港藝術館榮譽顧問。




接近中午時分,士丹利街熙來攘往,我輕輕推開那鑲玻璃的木門,摸著樓梯拾級而上,也瞥見了一些國畫畫作,或以雲花雕飾點綴的小角落,猶如步入時光隧道,獨欠一支老上海樂曲。「你好,我約了靳叔,請問能坐他平日的位置嗎?」話語帶半點戰兢。而伙計中氣十足,說那角落位置被留座了,只能安排旁邊的一桌,順手抽起某熟客的名牌,沖下一壺熱普洱。


茶室之緣


靳叔比原定時間還早到十分鐘。他挑了有名的蝦餃和燒賣,手指拈起那張古老紅字印刷的點心紙遞上,又呷一口普洱,娓娓道來他與陸羽茶室的故事。「70年代中,我在擺花街開新思域設計公司,漸漸成為了陸羽的常客,不過最初是由一些長輩帶我來的,還是到永吉街的舊址。我喜歡這裡古典中式和西式的結合,像壁燈和畫,之前的茶壺更是包浩斯出品,線條精簡而耐用,刻了陸羽茶室的名字。後來我的寫字樓搬到灣仔繼而九龍塘,80、90年代我還是保持假日上陸羽茶室的習慣。這裡的點心也保留了嶺南的製法和食譜,是最地道傳統的廣東點心,例如蝦餃用傳統粉皮,且一口大小。」說著就把蝦餃往嘴裡送。


那年1933年,經營酒樓的李熾南、四大錢莊東主之一的馬超萬、業主周先生三人在中環永吉街開了陸羽茶室,格調在茶樓和茶室之上,已吸引不少文人雅士和達官貴人光顧,後來1975年永吉街重建,陸羽搬遷至現址,沿用舊店設計,把傢俬都搬來或照樣再做,屬30年代的廣州和上海設計,如清式椅子和西式大鐘,保留的,是那份古典雅致的品味,如招牌上那實心柚木和以煤屑烙上的雕花。多年來到茶室的名人包括前港督麥理浩、衛奕信、彭定康、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女兒鄧琳、丹麥女皇……也由於長期有文化人士來光顧,茶室留下了不少名家如任伯年、黃君壁和張大千等等的作品。


「計起來已光顧40年,以前我會和跟呂壽琨學習的師兄弟、畫水墨畫的同好、以及設計界的朋友一起來,最初四五人,慢慢他們移民了,我也會跟太太來,比較多是約梁巨廷。這裡充滿活動和生活的痕跡,例如有幾年正形設計學校年度聚餐曾來這裡,還有畫家朋友的生日等等。」當然,飲茶對於他這一輩人是不可或缺的,靳叔也不例外。「最早的飲茶經歷是跟阿爺去的,在番禺三善村的小村莊,那裡只有河邊一間茶居,吃傳統點心;隔鄰的柴泥村則有墟市,我們趁墟時也會上那邊的茶樓。後來11歲到廣州讀書,所謂『食在廣州』,跟母親和弟弟上廣州酒家,那時還有不少賣廣東點心和粵菜的茶樓。不過最多的回憶還是在香港,15歲那年到來,由爸爸帶上茶樓,最有印象的是在上環的金龍、銀龍酒樓等,陸羽茶室則是賣驅風油的世伯靳永福帶我去的,那時我幫忙做包裝。」到70年代靳叔自己來陸羽,之後又換他帶後輩來,是循環吧,生生不息。


立志那一年


去年靳叔70大壽,出版自傳《情事藝事100+1》,講人情物情,是認識靳叔的人生閱歷、藝術修為和步伐的最佳讀物。始料不及的,是他剛剛還把自己的日記本,原文輯錄成《靳叔的私密日記1965》。他把日記交到有40餘年交往的好朋友、也是明報資深編輯陳文威手中,1965年全年加上1966年初的日記和一篇自傳體小說,也邀請陳文威、整理《情事藝事100+1》的作者童心、以及有社福界背景的史曉晴寫註釋和感想。他們是一位中年男人、一位媽媽和一位22歲的年輕女孩,跨越了三代人。靳叔說,日記這類文體非常個人,也保留原汁原味的文字,惟有加入不同身份背景年代的人的文字,互為參照才有參考價值。每個年代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困惑與理想。


1965那年,他23歲,日記本的第一頁,寫的是人生宣言。「那時我到香港做了幾年裁縫,經歷長期對於職業的掙扎和健康、感情問題後,正準備由人生的低潮走往高潮,要投身藝術。我的生活開始環繞著電影、畫展、書和音樂,是古典音樂讓我決定做藝術家的。」他聽音樂很認真,讀《怎樣欣賞音樂》、貝多芬傳記、讀陳浩才編輯的《音樂生活》、會剪報,又嘗試寫詩。「我發現自己一早已經跨界,開放地容納各種藝術媒介,也是求自我的,擺脫『師承』的觀念,不是只跟老師那一套。那時候我寫一些展覽評論,已有個人的分析觀察和評論,開始認為中國藝術家要有中國民族性。」


不懂人情世故的新丁


靳叔3年學師,7年當裁縫,是為了學門手藝旁身。23歲的他總是問自己:現在投身藝術是不是太遲呢?「但我覺得那十年是在社會大學磨練自己的,裁縫為用家『量身度做』,與設計師的精神一致,手工也求精細,用心做事。後來我在百貨公司做設計時,愛看時裝雜誌,大約在1968、69年,香港即將參加大阪世界博覽會,我竟包攬了兩個大獎首獎,一個香港館職員制服設計首獎,一個香港雕塑設計比賽冠軍,是很轟動的人生大事。」當時他的風格可謂前衛創新,得獎作品是一套中西合壁的旗袍領迷你裙,由當時最紅的兩位模特兒之一文麗賢行天橋。


那年的「Ready-to-Wear」Festival裡,靳叔的得獎制服在Gala Dinner上行「貓步」和頒獎,是嶄露頭角的光榮事,但當中也有個「不識時務」的小故事。「世博的專員來跟我打交道,他讚賞並請我幫他夫人造晚裝,但我不懂得開價,以獎金的價值來衡量,最後也沒有成事,機會讓給了在連卡佛工作的另一參賽者。不過後來回想,也證明了我的性格很廉潔,那時還未有廉政公署。寂寂無名的小子勝了前輩,所謂『橫拳打死老師傅』,但得獎的雕塑方案也因成本和各種原因無法製成,初出茅爐,也沒有預算成本的經驗。」


初戀情人


翻開這本日記,爬得滿滿的格子,還常提到一個女子洋名──Margaret。這段初戀刻骨銘心,聞說靳叔不時向學生分享愛情史,也不是第一次提起這女子,在《情事藝事100+1》寫過,但日記當然更赤裸、更真誠。他們同於洋服店工作,年紀相若,年輕的靳叔對她趨之若鶩,可日記的第6天,卻是一封拒絕的信,很長,談到人生、家人、前途,可見Margaret是個思想成熟的女生。「當時她拒絕我的原因是配不起我。我當然不明白,她是女工而我是裁縫,為何配不上?惟一是我對於理想的熱情已經溢出。後來我驚訝當時的她已看出我對藝術的熱誠,預知我成功的未來,更說我不是囊中物。老師呂壽琨以外,只有她有這樣的眼光。當時我還想,一起奮鬥不就行了嗎?也許她追求的是安穩的生活,最終選了考到警察學校的男朋友。這是個人價值觀的不同,只能說有緣無份。那年代的絕對專一、執著、純潔、追求柏拉圖式的愛情,現在絕種了吧。那時是追求永恆的,而不是追求一起生活,可以沒有性生活。」我問,書信後來換成兄妹互稱,是永恆嗎?靳叔笑說,都不過是另一種愛情,兄妹只是托詞。


「不過那是信緣的開始。因為這一次失敗了,更會珍惜之後的每一段感情和緣份,也是關於對命運的掌握。其實要不認命,才能做藝術。我很相信自己的事業由努力得來,但也確信包含機緣。為何我不是一開始學廣告?可能不過成為一個普通畫師。香港本來並沒有設計的風氣,剛好我開始學設計時,遇上帶包浩斯現代思潮回來的王無邪,及後德國回流的設計老師請我做設計,又是八年的磨練。」然後,香港郵票本由英國的三流設計師做的,碰巧郵政司想找新設計師;到改革開放之後,又把握到進內地的時機,帶動現代設計思潮,影響了新一代。


遇上新思潮


「剛來香港時,我對人生的看法也是清教徒式的,很理想化,道德觀念單純。我的成長背景在內地戰後,經歷了中國政權變化的過程。小學中學都在廣州,受無神主義的教育,和共產黨推崇的清廉的思想,對於物質要求是基礎的,過著與奢華絕緣的生活,連後來女朋友買化妝品我也覺得不妥。當然接受西方文明思想滲入後,改變了不少。」


難得的是那時社會出現不同的選擇,即使不是well-born,也能接觸精緻文化,可擁有對文化生活的追求,商業電影和文藝電影也在冒起,靳叔說起來眉飛色舞:「我喜歡看《West Side Story》,又剛剛是歐洲新浪潮出現,會看費里尼的作品,還愛讀陸離做主編的《中學生周報》、花生米漫畫、杜魯福,又是舒琪那代影評人剛出道,還有現代文化思潮的冒起──香港現代文學美術協會和中元畫會成立、出席Studio One(第一影室)電影會……又讀到新思潮和好望角兩本雜誌,都是自發的,那時昆南,王無邪一起寫詩,後來王無邪畫畫又遇上了我。」不論是大學生還是職業青年,也可以追求文藝青年的生活。根據靳叔的說法,是一個相對有平等機會的地方。我們捧起一本承載歷史的日記本,讀著生活與情感的各個細節,大概在追憶與拼湊一個逝去的年代。



陸羽開業於1933年,在永吉街,現搬至士丹利街。


靳叔說以前的茶壺是包浩斯出品。


傳統點心紙,傳統點心製法。


靳叔日記第一頁是人生宣言,寫於1964年12月31晚,裡面提到在香港過了第八個大除夕,

過了自立的七年多後,決定要獻身藝術。


靳叔的舊照片,年輕的他在香港常與好朋友郊遊。


(有2張)_寫給Margaret的詩。


他喜歡去郊遊寫生,他寫道:「要經過元朗還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





寫日記這一年,他正在學習素描,在洋服店工作時可以抽星期六的早上去上課。


日記差不多每天提到聽古典音樂,常在大元百貨公司買唱片,

又讀《怎樣欣賞音樂》這類書籍。


為了出版日記,篇排和配圖時靳叔也找到很多舊物,可以以社會學的角度來讀。

圖為靳叔的收藏《文藝伴侶》創刊號、蕭邦的唱片、陳浩才編輯的音樂生活。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