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紐約及倫敦並列於全球三大藝術品拍賣市場之一的香港,每年的拍賣、藝博會和展覽活動吸引海内外藏家和藝術愛好者在這裏朝聖。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過去五年(即二○一九年至二○二三年),香港藝術品、珍藏品及古董貿易總額佔貨品整體貿易總額的百分比,由2019年約估58,495百萬港元的6%至2023年已跳升至105,465 百萬港幣的1.2%。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xyz/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今年三月份首家在香港擁有永久拍賣廳及展覽空間的國際拍賣行Phillips於西九文化區設立其亞洲總部,並引進Phillips Perpetual零售概念,於畢打行設立鐘錶部門。隨後7月,蘇富比在香港核心地段——中環置地廣場開設了佔地24000平方呎的旗艦藝廊,成為港島第一間以零售及展覽雙概念並行,並設置永久拍賣廳。上下兩層的蘇富比藝廊,在置地渣打樓面的零售商場以策展的概念,規劃銷售的空間,下層的展覽空間在沉浸式展覽體驗設計、獨特的主題策展環境,展示了奢侈品市場在營商模式上開創性的意義。
| 臻品橫跨多個門類 迎合個性化收藏趨勢
以「別有天地」為題,橫跨兩層的蘇富比旗艦藝廊由建築設計工作室MVRDV以陰陽兩極概念設計而成,展現傳統思想和藝術的創意結合。位於一樓的是Sotheby's Salon精品概念店,設有七間由蘇富比亞洲區主席兼亞洲藝術部主席仇國仕策展、體現不同主題和美學風格的Salon,展示了超過200件涵蓋近20個門類、跨越8000萬年文明歷史的藝術臻品。其中三間Salon以展示手袋、古董名錶和獨立設計師珠寶等奢侈品為主,另外四間Salon則聚焦於展示藝術、設計及收藏品,如恐龍化石、非洲藝術、哥德式雕塑、球鞋、日本武士甲冑、中國明式家具等,可謂無所不包,再次與藝廊主題遙相呼應。不論是藝廊設計概念、每間Salon的主題和風格,還是供購藏的臻品門類,我們也看到不同藝文元素共冶一爐,這其實與蘇富比對近年收藏文化發展的洞察有密切關係。
去年,英國藝術市場數據分析公司ArtTactic發表了首份與蘇富比合作的藝術市場分析報告,指出近年越多年輕藏家進入頂級藝術市場,認為他們的品味和選擇將對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在報告發表不久後的訪問中,蘇富比亞洲區現代藝術部主管郭東杰更指出藏家年輕化的現象在亞洲尤為明顯,而他們對「收藏」的理解也有別於上一代、更强調從中展現個性,不再局限於單一或傳統的藝術收藏品類,球鞋等新興收藏範疇也逐漸受到重視。由此退後一步想,不僅是一樓精品概念店或藝廊整體的策劃進路,甚至就其坐落於香港這個亞洲城市的選址本身而言,也是蘇富比對世界、尤其亞洲藏家年輕化和收藏個性化發展趨勢的適時回應。
| 多樣性定格策略 切合不同買家和賣家需求
除了門類十分多元外,Sotheby's Salon的精品價格跨度也十分大,從5000港元到5000萬港元不等,豐儉由人。如此多樣的價格策略,加上精品店「即看即買」、與季節性拍賣會截然不同的購藏模式,正能切合當前普及藝術、拉近大眾與藝術收藏距離的思想潮流。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精品的售價又分為明碼實價和暗標(price upon request)兩種。從賣家的角度來看,這種較為彈性的定價方式也能切合不同人的需求:前者在能確定獲益多少、不像拍賣場般存在變數的前提下比較保險,後者則保留了價格談判的空間。
從買家到賣家,Sotheby's Salon也展現了對不同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並在這過程中探索各種銷售渠道的可能性。事實上,蘇富比多年來致力於開拓多元銷售模式,例如近年以驚人速度發展的綫上拍賣平台,即便是疫情期間,網上拍賣專場在所有拍賣中的佔比已達至70%,而透過網上競投的比例則超過80%。通過沒有時空限制、參與條件相對較低的網絡媒介,蘇富比成功將拍賣活動深入不同經濟能力人們的生活中,大大改變大眾認為收藏遙不可及的看法。在現今社交及經濟活動逐漸恢復正常、大家紛紛重返公眾場合的後疫情時代,蘇富比這次設立大規模零售店、提供門類和價格多元精品選購的舉動,也有順應時勢,為人們提供綫下同樣便利的購藏渠道的意味。
| 策劃博物館級別展覽 積極開拓一手市場
在蘇富比旗艦藝廊的低層,設有Grotto、Pantheon和Sanctum藝廊三個展覽空間,為訪客帶來沉浸式的藝術鑒賞體驗。現時,三個展覽空間正舉行兩個開幕展覽——「菩提:佛教藝術萃珍」和「冰:龍美術館借展雙珍」,分別展示從不同藏家及美術館借得的古代佛教造像傑作、德國藝術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油畫《冰山》(Eisberg)和北宋汝窰天青釉洗,令人目不暇給。據蘇富比表示,他們將在藝廊低層舉辦更多博物館級別的展覽、藝術表演和拍賣預展,這反映了它在打破傳統一手市場(即發行市場)和二手市場(即拍賣市場)界限方面的持續探索。
近年,蘇富比在二手市場雄踞一方的同時,又積極涉足一手市場,例如自2022年起更推出Artist’s Choice,與藝術家及其畫廊直接合作,出售其新作;又如不時舉辦展售會,向藏家介紹具有潛力的藝術家作品,去年與美國藝術家庫爾・珀爾(Kour Pour)合作舉辦的《Ten Thousand Things & One Suchness》展覽便是其中之一。儘管蘇富比旗艦藝廊現時兩個展覽也是不供洽購的藏品展,但結合蘇富比上述業務發展、以及藝廊活動預告看來,相信在未來,這個與精品概念店只有一層之隔的展覽空間,也很可能成為其開疆拓土、進一步擴大藝術交易事業版圖的計劃一部分。
自1744年成立以來,蘇富比作為全球歷史最悠久拍賣行的同時,不斷突破拍賣行的傳統定義,其一舉一動對藝術拍賣行業、乃至整體藝術產業發展的影響不容小覷。隨著蘇富比旗艦藝廊的開幕,我們看到了更多元化、充滿更多可能性的藝術營商面貌,不論市場日後具體反應如何,其嘗試已為業界展示了拍賣行未來業務發展的各種可能性。除了香港,蘇富比位於巴黎和倫敦的新空間也將於陸續開幕,届時同樣為藏家和愛好者提供拍賣、零售、展覽、甚至餐飲等一站式服務,令人期待。
策劃 | 樊婉貞
撰文 | 麥子
圖片 | 蘇富比藝廊提供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資訊投稿 |editorial@artmap.com.hk
@artmap_artplus
@artplus_plus
@ampost_artmap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