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amwai Lam
圖/Sandywan
如果投資署是外地進駐香港畫廊和藝術空間的引路者,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下稱:M+)便是展現香港藝術市場的當下,其中M+博物館的理念與策劃反映了一定程度的藝術發展和趨勢,同時融入過去和展望未來發展的重要建設。在2005年,M+博物館小組曾提議,「M+的使命是從香港的角度出發,配合宏觀及具國際性的視野,專注於收藏與展示20及21世紀的視覺文化。M+將採取開放的態度,靈活多變、高曕遠矚、旨在引發、教導和吸引市民、鼓勵對話、促進創意、攜手探索視覺文化的多元性。」距離正式開幕,還有相距大約五年時間的M+博物館,很多準備工作已陸陸續續局部進行,於2011年1月正式出任為香港西九龍文娛藝術區M+博物館行政總監的李立偉博士是M+博物館的最佳代言人。
記得李立偉博士上任西九M+總監半年後,曾經向傳媒表示,香港的視覺藝術(或藝術)長久以來在國際間處於邊緣狀態,並非鎂燈光下的凝視對像。他先跟我們說個小故事,「故事其實早就跟其他人說過,不過實在太有趣,也趁機與你分享。一位政治家在立法局裡私下問我『香港到底有沒有國際級的藝術家』,如果你聽得出重點的話,她不是問我有沒有好藝術家在香港,而是問,有沒有被國際間認可的藝術家。」對方的提問指出了香港藝術一直以來存有弊端,事隔一年多,隨著藝壇上客觀環境的轉變,李立偉博士告訴我們是另一番景象的觀察。「香港的藝術市場發展得非常迅速,尤其與三年前相比。外國藝廊紛紛遷進香港,譬如白立方畫廊(White Cube)和高古軒畫廊,連本地畫廊也擴充規模,提供更大的空間給藝術家使用。當然,藝術家當然不會因為藝術市場蓬勃,而作品的質素會一夜之間提升到另一個層次。現在香港的藝術家得到國際間的關注,藝術家、策展人、藝術評論者都不容忽視香港,很大程度上是香港藝術家的水平高。」如是者,香港作為藝術市場重心地的角色,其實是給予香港藝術家一盞射燈,讓他們在國際藝壇上得到更多喝彩。
回應「部分捐贈、部分收購」疑問
「對於M+的發展,我沒有不正面的理由,除了香港藝術愈來愈受到國際的注目外,M+的團隊朝向potential reality,哈哈,工作循著時間表進行,西九文化區管理局開展M+設計比賽,邀請業界為旗艦視覺文化博物館的設計提交意向書。M+所策劃的『游擊』展覽系列的首個活動『M+進行:油麻地』在五月至六月進行。」李立偉博士表示。沒錯,聽他這般說,的確能感受到有些很微妙的東西在變化,蓄勢待發,各方面的預備逐漸成形。正當M+密鑼緊鼓進行籌備和實業時,另一邊廂在民間,也出現此起彼落的意見,特別對M+最近舉動,花費巨款購買希克(Uli Sigg)的藏品。國際級拍賣行蘇富比保守估計,這批藏品價值約港幣13億元。根據「部分捐贈、部分收購」的協議,M+再向希克購入47件藏品,共值2,200萬瑞士法郎(約港幣1.77億元),博物館以「部分捐贈、部分收購」的模式蒐集藏品。坊間的疑問主要為西九運用納稅人的錢購買藝術品是否明智之舉,特別是M+向外界指出,這批是希克捐贈的珍品,但西九當局又要付1.77億予希克作「誠意保證金」,外界質疑,「誠意」到底是指向什麼?我將同樣問題拋給李立偉博士。回應備受大家爭議,鬧得火熱的話題時,他認為事源應該由兩年前發生的事說起,他曾跟數位藝術家聊天,看看他們有沒有意思將收藏品給予M+。那時他沒有太多意念,沒有概念。和希克見了幾次面,從交談中漸漸有了共識,他對M+的計劃也頗有興趣。同時,他知道,有很多博物館、美術館也希望得到希克的藏品。所以,他希望希克能盡快決定。在80年代,意大利藝術收藏家Givseppe Panza,他將早期的藏品捐贈給洛杉機的MoCA博物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第二部份的藏品則給了古根漢姆博物館,他開給兩間博物館的條件也是藏品價值20%至25%的錢。當他知道這個消息時,向Givseppe Panza問了同樣的問題。當時,Givseppe Panza回應,因為他要肯定,博物館想要藏品的決心和誠意,而Anthony d'Offay也做了類似的事,對於博物館來說,自然是愈多藏品愈好,但站於藝術家收藏的立場,損贈藝術品似是將自己珍而重之的藏品讓人永久托管,有點像幫它找個「好歸屬」的心態。「只要看看西九當局給了多少予希克,再對比希克那批當代中國藝術藏品於M+博物館的價值,便會明白當中的涵義。」而那個涵義相信待一段時間才自有分曉,不過,如果我們想想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和Jackson Pollock的《Blue poles》的事情,心內總有把尺能夠分辨是是非非。
希克(Uli Sigg)
M+這次「部分捐贈、部分收購」的舉行,在李立偉博士眼中是必須的,而這種冒險精神又見於當代藝術的特質、勇於接受挑戰、不是遵照常理、追求突破,而且還在實踐的階段,價值還要經過時間天秤衡量。大眾對M+的回應反映了M+將要面臨的困難,「成功的博物館/美術館,public trust是不可缺少的一環,這並不代表,博物館做什麼都要經過大眾投票,而是大眾清楚知道博物館/美術館的工作,明白為何要這樣做、如何做,有事時向誰發達意見,向誰投訴,透明度要高。」我問,「那康文署轄下的美術館和博物館又是怎樣的一回事?」李立偉博士清晰地道出了兩種美術館博物館根本性的差異,在任康文署轄下美術館和博物館工作的人士屬於公務員性質,「作為成功的公務員,首要任務便是不犯錯,在這個大前提下,康文署轄下美術館和博物館是做得很不錯。在政策的問題上,這個principle最低限度能夠相安無事,不過藝術卻不是這樣,尤其是當代藝術。相對之下,康文署的員工卻很anonymous,故此但難去建立public trust。但每個城市也需要不同功能性和種類的博物館和美術館。」
特殊的地方 香港
除了public trust外,李立偉博士對博物館和美術館的理想藍圖是怎樣的呢?他認為要提供平台予藝術家和觀眾。「香港人的好奇心很大,我相信他們去Art Fair、Art Walk,不是因為有美酒小食,而是真真正正對那些藝術品有興趣。藝廊的空間則相對地較拘束和嚴肅。」我認同李立偉博土的說法,香港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享有表達的自由、健全的法治體制、穩固的行政制度、多元的移民人口,以及一種面向世界的態度,但願這些價值和優勢不會因外在因素而轉變,照道理,我們可能給M+博物館和自己多些信心才對。訪問過後,我瞟到牆上的一張大型海報上的文字,我不肯定它的意思。不過有心機的讀者,不妨細心讀讀海報上的文字,或者會有什麼啟發也說不定。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