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十二月。2015|新書推介



《邊緣與再現:博物館與文化參與權》

陳佳利


博物館一向予人高雅、菁英的感覺,亦是權勢者展現文化資本、歷史的地方,難怪有人會認為博物館強化了社會階層的不平等,其角色亦越來越受關注:博物館是否可以成為賦權弱勢與邊緣團體的地方?書中以英國社會平權文化政策為主軸,梳理出二十一世紀以來博物館積極關懷邊緣與弱勢團體的文化參與權情況。透過書中觀察、訪談與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弱勢團體對於博物館的需求,同時思考如何能令這些弱勢團體的聲音得以被聽見。


出版社_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月份_2015年9月



All Things Dusk

Z.G. Tomaszewski


Z.G. Tomaszewski是漫步者、漁民、詩人及音樂家,他曾在各個領域工作:農民、機械師、維修工、巧克力、書商等,以與別不同的視角體驗生活,這也從他的詩作可看到。著名國際詩人兼詩歌獎總決賽評判李立揚這樣評價他:「Z.G. Tomaszewski的詩作富有遠見,突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也告訴了我們,只要我們用心及靈魂之眼去看待世界,日常生活經驗其實蘊含著神聖性,在這本書中,他以心之尺來量度世界,得出一首人類美麗的吟唱。Broken Symmetry作者Jack Ridl寫道:「讀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結合了宇宙萬物的狀態。」


出版社_香港大學出版社

出版月份_2015年11月



《重新認識中國》

甯應斌


近年中國堀起,坊間越來越多關於「認識中國」的書籍出版,然而絕大多數以西方的視角來看待中國,例如中國是否該向西方議會式民主方向進發,及如何達致。這本書不同的是,其重點在於反思作為一種西方凝視下的「中國」,認真審視中國的歷史發展,繼而重新在思想、歷史與經驗基礎上理論化中國,孕育了新知識範式的可能。「重新認識中國」,不一定意味着認同中國,反而是重新認識過去與當代,以及更了解自身的處境。


出版社_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出版月份_2015年10月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