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個人之夢---當代德國劇作選》

文/ 耿一偉


《金龍》這齣由德國導演與台南人劇團合作的舞台劇,於八月初在松山菸廠首演。這是德國當紅劇作家羅蘭•希梅芬尼(Roland Schlimmelpfenning)於2009年寫的全球化超現實寓言,這個劇本也收錄在書林出版社的《個人之夢---當代德國劇作選》。我發現該書的五部劇本當中,至少有三齣戲,包括《金龍》、Dea Loher的《無辜》與Luz Hüber的《公司感謝你》,都處理了全球化題材,都有非歐洲人的角色在劇中現身。移民問題在歐洲是個大議題,在這個緊密相接的未來,希梅芬尼說:「是一個世界的縮影,每個人都跟另一個人有關連,這個人是那個人的顧客,大家最終彼此都是互相依賴,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


例如《金龍》這齣戲,即是由八條故事線所纏繞成的金龍,緩緩帶領著觀眾的想像力起飛。金龍餐廳廚房有個年輕廚師牙疼,但他是非法移民,不能上醫院。他身旁的廚師們,乾脆決定將牙齒用鉗子拔掉。沒想到這顆牙齒居然飛到泰國雞肉酸辣湯裡,送給外面點餐的兩位空姐。在此同時,住在樓上的一對夫婦,由於太太外遇而要鬧離婚。至於跟男友同居在樓上閣樓的孫女,也因意外懷孕而困擾不已,而向住在樓下的爺爺訴苦。一樓餐廳隔壁的雜貨店老闆,則在儲藏室偷藏了一位亞洲情婦。透過命運的安排,這些人彼此產生連結;透過劇場手法,這些情節又與螞蟻蟋蟀童話,以及各類亞洲菜單,產生某種意義空間的共鳴。


台灣向來自以為傲的,即是小劇場的實驗精神。近三十年的創造性傳統中,演員身體與導演調度得到蓬勃發展,但是文本的經營卻經常被冷落了。劇場作為一門綜合藝術,語言向來是劇場演出的一大要素,不論從古希臘悲劇到英國的莎拉肯恩,從世阿彌到關漢卿,劇作家一直是劇場藝術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即使當代導演制與集體創作方法,改變了劇本與演出的權力關係,但不可否認的,劇本依舊是支撐劇場藝術的四大支柱之一(導演/演員/劇本/舞台)。


德國劇場文化具有深刻的特殊地位,從歌德與席勒以來,劇場不但昇華了日常語言,也是社會教育機構。劇院與美術館、圖書館、音樂廳一樣,是德國現代城市生活所必需的文化常備良藥。即使在當今德國劇場界,導演統籌了劇場演出的美學方向,劇作家持續堅守崗位,奮力耕耘,提供了德國戲劇文化得以滋生的豐富土壤。這份戲劇土壤,從歷史上來觀察,向來也不是封閉的,而是持續受到來自不同語言文化的活水灌溉。例如德國對莎士比亞的接受、易卜生在德國的發跡,或是英國新殘酷主義(New Brutalism)於一九九零年代對德國劇壇的衝擊等,再再說明,唯有不斷勇於遭遇他者所帶來的異端經驗,劇場藝術才能找到持續與未來當下觀眾共鳴的空間。


在此簡單回顧一下德語劇作在台灣的翻譯狀況。1960年協志出版社的《德國名劇選粹》,收錄了歌德、席勒、魏德金(Frank Wedekind)與黑貝爾(Friedrich Hebbel)等人的劇本,但這些古典劇本翻譯後的演出實踐不甚顯著。1970年代初發行的「淡江西洋現代戲劇譯叢」,裡頭有布萊希特的選集,之後也有相關演出製作。再來是鴻鴻於2000年主編,由唐山出版社發行的《當代經典劇作譯叢》,其中包括了海納穆勒、許瓦布、史特勞斯、法斯賓達、彼得漢德克、畢希納與克萊斯特等德語劇作家的選集。這套劇本,讓台灣讀者對現代德國劇壇的輪廓有一定掌握;而且,不論在各戲劇系或校外劇團演出上,其出現機率較前更為頻繁。


相較於《德國名劇選粹》的古典時期,《當代經典劇作譯叢》主要集中在二十世紀七、八零年代崛起的劇作家。《個人之夢---當代德國劇作選》的最大的特色,是它承續先前的歷史脈絡,補充了九零年代至今德國劇作藝術的發展狀況,尤其是海納穆勒之後的劇創新方向。


除了全球化三部曲,《個人之夢---當代德國劇作選》收錄的另外兩部劇本,是Einar Schleef的《戲子》與Rene Pollesch的《愛比資本更冷》。這兩齣戲本運用到戲中戲與互為文本技巧,顯示德國觀眾具有高度戲劇修養,能在這些細微的交互指涉當中,得到看戲的樂趣。


劇本翻譯出版在港台都是小眾。這部當代劇作選的出版,或許能讓我們期待之後還有法國、英國、日本等系列陸續出版。這樣做個小夢,應該不為過!


個人之夢:當代德國劇作選

譯者::陳佾均等譯

出版日期:2012年6月12日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