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詩韻
看過《何倩彤:吾友烏有》的個人展覽,你會驚訝何倩彤到底會是個怎麽樣的女孩?她的展覽一共展示了二十八部虛擬電影的劇照、海報及拍攝預告片。不單如此,她還為每部虛擬電影編寫出電影橋段。看着介紹電影的小本子,就彷如在看一本真實的電影節小冊子,幾乎可以達到令人以假亂真的程度。一個幻想世界如此完善、滿腦子奇思妙想的女孩,思想到底會有多複雜?她夢想中的童話會否和別人截然不同?如果要她構思一個童話,哪會是個怎麼樣的故事呢?
熱愛電影的倩彤不論多忙,也堅持每天要看一部電影。她尤其熱愛捷克電影特有的黑色幽默和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倩彤直言自己並不喜歡看港產片。「很多人都覺得《回魂夜》是部喜劇。可是,小時候和家人看《回魂夜》,當人人也在笑的時候,不知怎的,我一點也笑不出來,還覺得劇情很恐怖,之後,再嘗試看另一部港產片《伊波拉病毒》,更加接受不了。自此,我便對港產片很抗拒。」
對童話的另類解說
愛天馬行空的倩彤,對「夢想中的童話」擁有與別不同的見解。「於我而言,童話不一定幼稚、不一定是色彩繽紛,也不一定擁有大團圓結局的。」倩彤認為童話並非只是個幸福快樂的故事般簡單,它可以是個意境--一個超脫現實的浪漫意境,它也可以是個超乎常人所能想像和理解,卻能自我滿足的慾望。
倩彤曾經看過一部由著名日本導演鹽田明彥執導的地下電影《月光之吟》(Moonlight Whispers) 。電影講述男主角(拓也)和女主角(紗月)同是十七歲的高校生,拓也性格內向,雖傾慕紗月但不敢行動,紗月反而主動向他表示好感。二人交往後感情猛進,但是不久,紗月竟發現拓也偷拍她腳踝的照片、收藏她的內衣褲與襪子,更偷錄她上廁所的聲音。紗月感到嘔心,堅決要與他分手。拓也苦苦哀求,甚至願意做她的狗。「也許這是我在銀幕上看過的最驚世駭俗的愛, 這是我看完該片的第一感受。很多人會說這部電影意識很『變態』。可是, 你能否定說這不是『愛』麼?『變態』一詞只是從表面及行為層面下的妄論,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不被我們慣常思維所接受的東西都會被如此命名。在電影中男女主角的施虐與受虐形成一種呼應,也成為他們的示愛方式。他們雙方的關係從不解、至覺醒、再從痛苦中磨合,從而雙方達到一種和諧狀態,這種愛得執迷、誓死也相隨的關係、那種超脫現實的精神狀態和思考方式,於我而言,便是童話。」年紀輕輕的倩彤對「童話」的一番獨特見解,實在令我印象猶深。
最愛《蓬頭彼得》
倩彤跟同齡女孩不同的地方是她偏愛殘酷的童話故事。「你有沒有看過一本德國童話故事書《Der Struwwelpeter》?中文譯名好像叫 《蓬頭彼得》。我很喜歡這本故事書!」她很雀躍地問。《蓬頭彼得》,聽其名字就好像是一本會帶給孩子們歡樂的枕邊書,實際上,它是一本把道德說教以恐怖、誇張的諷刺形式展現小孩子眼前的書籍。藉着殘酷恐佈的結局,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故事中的小孩,全部因不聽母親的話而遭到惡果,例如不愛喝湯的小胖子最後因為不夠營養而死、愛吮手指的小孩最後被剪斷拇指、玩火的孩子最後被燒死、下雨天踩水的孩子最後被風刮走等的反面教材,目的都是希望以恐嚇的方式來讓小孩子安份聽話。
源自《約伯記》的故事
面對着能憑空構想出二十八部虛擬電影的倩彤,要她即席構思一個童話故事,當然難不到她!倩彤想了一想,然後指着作品《I shall come forth as gold》說:「其實這部虛擬電影都包含了童話的元素。這部電影講述主角身體上的傷口是永遠不會復元的,從中我想帶出的訊息是,人與人之間關係很脆弱,小小的爭執都會造成永久的心理創傷。有些人認為創傷會隨着時間而消退,然而我卻認為那些創傷其實一直都在,一直會跟我們生活下去,直至死亡。《I shall come forth as gold》這名字其實源自聖經《約伯記》。」在《約伯記》中,約伯一瞬間失去所有財富、僕婢和兒女,最後全身更長滿毒瘡。「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 (But he knows the way I take, when he has tried me, I shall come forth as gold. ) (約伯記二十三章十節) 「每個人都會經歷死亡,而死亡其實只是一種轉化的過程,就如約伯說他必會百鍊成金。我的作品,主角最後則變成了肉醬。」在倩彤的世界,童話是一種想像,一個慾望。「如果童話的意義是引導兒童如何慾望,甚或定義童年,我願意孩童們覺得誰都可以在聚光燈下跳舞,一如既往。」何倩彤以一幅女孩在燈光下沈醉起舞的畫為「童話」作結。
《I shall come forth as gold》。
靈感源自一張電影頒獎禮照片的作品--《Pecus》。
何倩彤今次最花時間繪畫的作品--《Cluedid》。
何倩彤與她的虛擬電影劇照。
著名德國兒童讀物《Der Struwwelpeter》(中文譯名為《蓬頭彼得》) 。
英國畫家Blake的作品《Satan Smiting Job with Sore Boils》,
(中文譯名為《撒旦重擊約伯的傷處》) ,現收藏於倫敦泰德畫廊。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