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樂的饗宴──與閻惠昌進餐

文/ 溫善婷、黃愛珊

圖/ 黃愛珊、香港中樂團、尚善‧和式料理


日本菜接近自然的調製和處理:拿新鮮的魚,切一片來吃;拿新鮮的蔬菜,調一點醬料當沙拉;精緻小巧,卻從不油膩。吃日本菜對閻惠昌來說,就是對家鄉生活的懷想,隨手在菜田摘瓜果來吃,簡單樸素,連豬肉都是一年一次的奢侈之物。這位中國音樂傳奇人物,這些年足跡踏遍上海、新加坡、台灣和香港,故事卻是從陝西一個小農村開始。



愛音樂的農村小孩


他的故鄉在陝西省合陽縣楊家庄潘家山村半溝,「半溝」即三四戶人家的一個地方。合陽縣是古代詩經的情詩發源地,民歌、戲曲等音樂非常豐富,爺爺更是唱花鼓戲的高手。「笛子和板胡,都是我的最愛,在家鄉都是很普遍的。那時家門口有一口井,我就在月光下一個人拉二胡,迷糊調、江河水、賽馬等作品從小就喜歡。」每當談起最初對音樂的接觸並迅速著迷,閻惠昌就表現得很快樂。那時候,哥倆們在冰天雪地下坐火車拜訪西安音樂學院,自此燃點起入讀的夢想,他高中畢業去考學校時,滿房間的樂器都懂演奏,還奏自己寫的曲。而個人所散發的靈氣和才華,從中學開始就得到了老師的賞識。




音樂的大緣


「第一個恩師是十一歲小學五六年級老師劉宏,他教我拉二胡、板胡,說一定要考上西安音樂學院,他這二胡都可以給我去練,但是夏練三伏,冬練三九,西北冬天是漫天大雪,要先把手搓熱,要我們坐在城牆上迎著風去練,當手可以適應和活動自如了,那功夫就練到了。他是一個非常嚴厲的老師,給我們的是極端環境下的一種訓練。後來到音樂學院有滿屋子的樂器,也是以這個方法練基本功。」


後來,第二個恩師是魯日融先生。剛到西安音樂學院時,他最想學作曲或者鋼琴,但卻被安排到較少人選的三弦部,後來學校開辦合奏科,他擔任樂隊隊長,幫助指揮老師抄分譜、畫弓法、指法,樂隊哪裡不好,就幫忙。魯先生知道閻惠昌非常全能,就把他介紹給指揮專業的劉大冬先生,讓他踏上指揮的漫長道路。「當然還有大學老師,包括指揮家夏飛雲、作曲家何占豪和胡登跳教授。胡登跳教授的師德讓我難以忘懷,有兩份功課他說不用變改,就直接拿到上海音樂節演出,把本來已排好的他的絲弦五重奏撒下來,還幫我熬夜抄分譜。那是對學生的一種厚愛。」


「回想過去的一切,都是一個『緣』字,是音樂的『大緣』讓我走到了今天。最初鄉村的小孩,又怎會夢到入讀音樂學院、擔任指揮甚至總監?上海音樂學院畢業後,中國中央民族樂團就只招一個指揮家,當時我都不敢相信。也是音樂,讓我能到世界各地見識,能嚐到這眼前的美食。」



對中樂世界之好奇


1979年他考進了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攻讀民樂指揮,但在入學半年後,發生了一場西洋音樂與民族音樂「誰更科學」的大爭論,最終西洋音樂成為主要的教授內容,他的專業也變成了交響樂指揮。到了大學四年級,民樂指揮專業恢復了,他二話不說就回到自己本來屬於的世界。那時候他說,民樂是個未開墾的處女地,得以有更大的發揮。30年後的今天,也許,理解更深,對於中樂面對的前景,也看得更為廣闊。


「中樂整個形式是近代的產物,大型的中樂團其實都不到一百年,可是中樂卻有深厚的歷史淵源,我們要重新去認識、用心去發掘、重組,思考怎樣以最切合樂團的配器法來創作,讓它的藝術表現形式更為豐富。這麼幾代人的努力,我們看得見中樂的表現能力、不同樂器的性能、作曲的手法以及演奏家的水準,都空前地提高了。除了可表現傳統中國音樂的韻味以外,也包括傳承和創新,進行跨界合作,例如中樂跟西洋音樂、流行音樂、戲劇,甚至是跟食物,好像是我們的演出『庖廚樂』,介紹中國菜式,以廚具入樂,也發展成一樂一文學、舞蹈、哲學、禪學等等。」




而中樂樂器也可做更多的研究,像是唐式阮咸香港中樂團樂器改革,以及獲得「第四屆文化部創新獎」的環保胡琴系列;而對閻惠昌來說,為樂團引入最盛大的整套六十五枚編鐘,是心願之一,今個樂季將上演「千年之聲‧鐘樂龢鳴」。「其實這些都是按照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趙季平先生所說的,把中國音樂推上一個里程碑。」


作為一名領袖與教育者


當指揮與當總監,總有些相似。一個大型樂團必須具備一位靈魂人物,帶領著團的創作方向、命題、樂器組合等,提昇樂團的藝術造詣。1995年他受邀到高雄市國樂團擔任駐團指揮,得到了一些處理團員複雜背景的經驗,1997年擔任香港中樂團第四任總監,採用權力下放的管理模式,設立四位聲部長、兩位助理指揮。他們統一自己聲部的弓法、指法,又同時是獨奏演員,也負責大聲部的訓練與演出。「我相信,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一人定的決策也會出錯,我要建立一個平台讓大家來討論樂團的發展、大計、重要決策,讓我的治理有某種延伸,是藝術民主化的過程。」



聲色藝俱全


藝術民主化,廣義而言也指推廣予普羅大眾,閻惠昌積極讓藝術「親民化」:「純音樂的質素當然要維持,但我們要擴展藝術的表現力。年輕人已不滿足於純粹的音樂,就好像不再滿足於單純的家居電話,而追求多媒體的智能手機,這是現代人生活常態的需求。」他們的演出近年漸見「聲色俱全」,像作曲家梅廣釗創作的跨媒體演出「千水情」,舞台幻化成水底的世界,中樂配上影像、書法、畫、文學、詩的朗誦和舞蹈,清澈的樂韻與精緻的畫面,也許,就如享受一桌子盛宴,感官的躍動,卻也掩不住背後歷史的涵蘊。


尚善‧和式料理



東洋情調的裝潢、禪意的三弦琴音、精緻怡人的料理、細心妥貼的服務,既然有幸能品嘗到日式餐館「尚善.和式料理」的最精彩況味,自然想向餐館主人黃家寧先生先了解一番。餐廳位於上環柏廷坊三樓,向來以高級食材配合日本傳統廚藝,給客人提供正宗的東瀛美饌為業務方針。原來尚善是以社會企業的模式來營運,收益扣除成本後即全數撥入庭恩兒童中心,為有語言障礙及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兒童提供專業的言語治療。尚善雖為社企,但作風低調內斂,環視四周只見門前有雅潔小几一張,上面放了一疊庭恩兒童中心的小冊子,此外便無其他宣傳。


對此,黃老闆親自現身說法:「我們最希望做好一家餐廳的本分,以優質的食材、餐點及服務令客人願意再次光顧,若他們因有緣得知這餐廳的故事而多加關注,那對我們和中心來說,就是bonus了。」慈善作為重中之重,以它作為目的而非手段,加上飲食業人對品質特有的執著和決心,若說「有麝自馨」是他們的信念,「誠」則是他們的經營理念了。與閻先生聚餐當天,尚善為我們精心準備了數道招牌美點,包括廚師推介刺身壽司、豬軟骨味僧煮、網燒安格斯牛扒定食等,當中鐵板牛肉及鮮海膽板更為黃老闆最心愛的菜式。由沙津、漬物、蒸蛋至煎茶,無一不體現出黃老闆所說的對品質完美的追求。他深信,以感恩的心享受美食,本身是一種美善的表現,如還能透過美食創造善舉,更是賞心樂事。尚膳、尚善,當二者交融至臻境,或許,正是如此。




閻惠昌

1987年獲中國首屆專業評級授予國家一級指揮。自1997年6月起履任於香港中樂團。在過去十多年,香港中樂團在閻氏的帶領下,創下多個中樂發展的里程碑。2001年,閻氏獲新加坡政府頒發「文化獎」,其成就同時列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2004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頒授銅紫荊星章。2008年,榮獲第六屆中國金唱片獎綜合類獎項中的評委會特別獎(指揮類)。2009年,獲香港演藝學院頒為榮譽院士,並獲邀為該校音樂學院之訪問學人,舉行指揮大師班及開創中樂指揮碩士課程。2010年5月獲台灣第五十一屆中國文藝獎章(海外文藝獎(音樂))。近年,樂團獲各地知名藝術節及音樂節邀請演出,藝術成就獲傳媒、觀眾的肯定。2012年3月,獲邀前往歐洲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音樂學院、盧森堡音樂學院及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主持大師班,更是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邀請的首位華人講者。



















尚善‧和式料理

地址:上環文咸東街22-26號柏廷坊7樓

查詢:2851 9883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