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泥淖的人能藉由畫畫得以振翅飛翔,而其畫作又能使人為之動容共鳴。藝術治療無形之中隱身於人類生活,無論是負屈含冤的正義古人藉由寫書法發洩悲壯的感情,或是淡泊無欲的大雅君子經由畫水墨來修身養性,藝術治療已早已存在於人類文明中。
藝術是心靈屬性。
人們可以將心靈寄託在喜歡的藝術品上,它有療癒功能,相信那些經常利用美術館空間與藝術品對話的人會認同。藝術是絕對主觀性,因為每個人都是全天下獨一無二的個體,即便兄弟,個性與成長過程遇到的人事物也會不同,找不到一模一樣的二個人。因此,當一個人接觸到有共鳴的藝術品時,一定是被這件作品的某些特質給吸引,能與自己的心靈相通,在互動的過程中,可以得到喜悅及滿足。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又遇到不同的人事物,潛移默化影響了心,喜好的作品亦可能隨之改變。找到屬性與自己相似的作品,將是很大的欣喜,與之交心,甚或收藏下來,可時時把玩欣賞。
藝術是金錢無可取代。
20世紀末,人們愈來愈正視藝術治療的重要性,原因在於二次大戰後全球政局日趨穩定,經濟富足,生活在物質社會的人,原以為金錢容易讓人滿足,才發覺追逐物質的背後心靈總是空洞,以致不少人將心靈寄託在宗教,有些人則是藝術,尤其20世紀的歐洲,人們對宗教不再狂熱,取而代之即是藝術。因此,全世界最貴的往往是藝術品,對於富豪,他們可利用金錢換取任何想要的物質,唯有心靈共鳴的藝術品是不易得到的。它如果是一幅畫,被藏在美術館或私人家裡,多年之後才被割愛,若遇到有共鳴的人,他們就會去競逐,因為是心靈屬性,金錢物質無可取代,花再多錢也值得,因而締造作品的天價。藝術等同於宗教具有療癒的功能,同樣是心靈屬性,這是金錢無法比擬的。因此,有些人即使家道中落,遇到有共鳴的作品,還是會想擁有它。藝術治療了人們低落的情緒,產生內心單純的美好幸福,直接活絡體內五臟六腑、器官組織的運作,心好了,身體也就自在了。
美術館是最好的心靈診所。
人們不見得有機會獲得屬於自己的藝術作品,美術館提供了最好的藝術治療環境,不同展廳呈現各式展覽作品,且經常更換展覽。偌大的空間,即便一個人走在裡面也不覺得孤單。此時可走向格外有感覺的作品前面,靜靜專注於作品,關掉電話,完全獨我狀態,目不轉睛長時間注視於作品,與其展開沒有邊際的心靈互動。有愈來愈多人在心情不好時,習慣一個人不受干擾地逛美術館,坐在作品前面;站著容易浮躁,坐著心會比較安定平靜,才容易掉進作品裡的情境,而不是游離在表面。注視作品幾分鐘後,將會發現並不是用眼睛在看了,而是用「心」。我們不必在意作者是誰,因為共鳴的對象不是作者,而是作品。用心欣賞完作品後,電力也充飽了,離開美術館再回到現實生活中。
看畫剖析自己。
盲從的社會,導致許多人失去自我,不知自己是誰。若是在一場賞畫會中,每個人說出自己對畫作的解析看法,便能讓他們找回獨一無二的自我。一幅海景畫作,為何有人感到傷感?也有人覺得平靜,還有人憶起家鄉…,各種滋味與想像畫面,皆連結到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了解自己,並體認到每個人都是如此不同。一件有深度的作品引出不同論述,也讓心理專長的人替被治療的人診斷狀況,給予客觀分析。《Art as Therapy》一書亦提到藝術作品可以解決我們生活中許多問題,舉凡愛情、自然、金錢與政治,透過美術史重要作品,的確能夠發人省思,把人帶離負面,成為更好的人。
畫出自己。
不擅或不願口語表達的人,我們亦可從他們的繪畫中看出端倪,了解想法。小孩畫出自己家庭,便可從圖畫中看到他們喜不喜歡自己家庭。小孩的單純,還沒完全制式化,所以他們可以不在意自己的圖畫美不美或像不像,比較能如實表達內心世界。成年人不容易擺脫制式包袱,他們的圖畫就容易失真,不具參考意義。若能指引他們放下身段,設法回到三歲小孩的純真狀態,不公布他們的畫作,給予鼓勵,他們便有可能提交具有治療機會的畫作。紅色代表熱情還是水深火熱?藍色意謂消沉還是平靜?粗線是狂野或自在?畫作上每個因子能連接到的各種徵狀,可以分解,是很治本的治療方式。
畫畫可以抒壓。
「畫畫」這件事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作,不一定是畫家才能畫畫。因此,畫好的圖不必給他人看,因為並不是為他人而畫。亦不必保留下來,畫好可即刻刪除。使用各色的顏料,選擇最自在的媒材,抽象或具象皆可,可不預設要畫什麼,而是隨著自己當下的感覺去走。如果畫畫的過程感到壓力,就代表沒有完全放下身段,仍存在某種目的性,因此無法快樂自如。藉由不斷練習自由畫畫,也能挖掘到原來的自己,而不是他人的自己。掙脫他人交織如麻的視線,方能呼吸自由空氣,找到自我存在的意義。
20世紀以來的藝術常讓人一頭霧水,至少被推崇的、或進入專業美術館展覽的藝術作品,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心靈屬性,雖不見每一件作品都能切中自我,因為藝術是絕對主觀性,但還是總有共鳴的。人類有智慧、思想與情感去推敲有感覺的藝術,不知覺的過程中就產生了治療。若無法擁有藝術作品,就多利用美術館或印刷品質良好的畫冊與作品對話。除了用「心」去看作品,亦可自己當作者,把不安與負面轉移至平面畫畫或立體物件。自古以來,藝術存在於人類生活中,治療亦垂手可得。
文/ 李博文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現代與當代藝術研究所畢業,曾任職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目前為台北紅野畫廊負責人。
黃柏仁《不爽》,銅。詼諧逗趣的作品往往引起即時療癒,
讓人會心一笑的藝術特質在今日愈顯重要。
吳明鴻《彼方》,布面 油畫。藝術是心靈屬性,用「心」看藝術品,而不是用「眼」。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