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
一人藝術無限公司
很多藝術家到了一定的年紀、有了某種程度的被認同性,開始稱呼自己為「藝術家」,從此可以以創造作品維生.於是,他們開始與喜歡自己作品的買家做交易,開始接受人們付錢委託因為喜歡他們自己的創作。
然而,有些藝術家卻不被諒解,開始被一些不相干的人妄自評斷,聲稱:金錢會扭曲創作的過程與生產,讓他墮落沉淪.
這文化的裂口是如何形成的?或者與市場的守門人和藝術中天之驕子所打造的權力與金錢的體質有關.
為了不再受制世人的目光掌握、且仍握有收入的金流;同時設法打倒那些已經達到目的,為他們貼上標籤,說他們在為錢作嫁賣商品的各種不公平的批評的。這些藝術家,在熱情與金錢在藝術中難以並存的傳統世界仍蓬勃發展之際,卻在過去這十幾年跳脫常規的獨特道路逐漸開展出自己的事業。他們有能力開設自己的網上畫廊、獨立做自己的經紀人、擁有一大批粉絲,過著不錯的生活,從收藏家、消費者,甚至是大型機構,每個人都是他/她的服務對象.最棒的是,這些藝術家通常都不需要找這些人,而是這些人會來找他們。
本專輯邀請4位作者,他們或者是獨立藝術家或者是洞悉藝術家生存狀態的觀察者,以各在香港與台灣獨立奮鬥藝術與市場的狀況下,分享他們的經驗.
文章將會請作者分享個人的創作故事,從小到大,以及分享創業經驗例如建立和維持一項成功藝術事業所需處理的主要課題如發展自己真實的風格、管理自己的事業、行銷自己的作品、運用社群媒體或其他宣傳工具、找尋對你自己有利的收入來源、因應職業生涯一中的起伏消長等,讓我們看到作為一位「藝術家」,要如何當「藝術家」是一門專業,也是一份「職業」。
目錄
004 Column
阿棲睞與憤怒的海
《40對談—香港話劇團發展印記1977》
008 Feature
一人藝術無限公司
專訪伍卓賢
笨小孩的藝術成長路
另一種藝術事業的面向:Movana Chen專訪\
殊途同歸?保持差異!—「藝」想不到的生存法則
從台灣出發,借鏡藝博經驗
北京為什麼需要獨立藝術空間?(上)
爪哇島上的方向辯證
034 a + special
台南子弟鋼琴家 開創府城國際新連結 - 台南藝術節
外百老匯音樂劇《三張明信片的三種風景》台版在台首演
039 Preview
同流We Draman 的聖訴
NERVE X 卓翔《肖像曲》
當代舞 x 無伴奏合唱劇場《香‧夭》
香港管弦樂團「蕭邦與布拉姆斯」音樂會
鄧泰山鋼琴獨奏會
湯·庫普曼與阿姆斯特丹巴羅克合唱團
「跨媒介文創計劃」
一趟發現的旅程
動見体M.O.V.E Theatre《病號》
2018NTT-TIFA ICK × Kris Verdonck《I/II/III/IIII》
飛人集社劇團《長大的那一天》
阿伯樂戲工場《決不入戲》
不可無料劇場 BIU Theatre《第366夜》Bedtime
All About Boooks丁柏晏創作個展
李錦明個展文稿
隱藏的時間: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Part II
050 Visual + stage
《邂逅!山川人》
北歐之聲在澳門—千山雪海 音樂夢在雲外
靜河流深
「戲偶人生」系列再度重臨
東西共融述說亞洲故事 - 29th MAF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第19屆畢業展
非常認真—比利時及法國實驗漫畫 AMSPACE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重演《香港三姊妹》
捕光捉影 香港風情
第十二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46部獨立電影打開自由之窗
064 Music
鄧泰山:是黑馬還是千里馬?
從原聲帶聽奧斯卡得獎電影 (1)
072 Lifestyle
書名:藝術史學的世界觀: 從宮布利希與葛林柏格到阿爾珀斯及克勞斯
David Byrne:亞美利堅是個烏托邦
封面圖說
封面作品 : 《黑暗中的彩虹》由莊志維提供